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王元化文艺思想的源流 | 第11-29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文心雕龙创作论》 | 第11-18页 |
一、从《文心雕龙柬释》到《文心雕龙讲疏》 | 第11-12页 |
二、“根底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 | 第12-13页 |
三、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对中西比较文学方法的启迪 | 第13-18页 |
第二节 西方文学影响——“十九世纪精神之子” | 第18-25页 |
一、“十九世纪精神之子” | 第18-19页 |
二、《约翰·克利斯朵夫》 | 第19-20页 |
三、莎剧研究 | 第20-21页 |
四、王元化对“中西文化交融互补”的思考 | 第21-25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亲历者、参与者与被创痛者 | 第25-29页 |
一、《向着真实》 | 第25-26页 |
二、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 | 第26-28页 |
三、“你要做世上的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王元化文艺思想与三次反思 | 第29-43页 |
第一节 第一次反思——反思左的激进教条倾向 | 第29-31页 |
一、《海上述林》的理论启发 | 第29-30页 |
二、挚友满涛的影响与改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第二次反思——反抗绝望的“自启蒙” | 第31-34页 |
一、50 年代“胡风案” | 第31-32页 |
二、灵魂的荒野 | 第32-33页 |
三、摆脱信仰危机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第三次反思——反思“激进主义”的“再启蒙” | 第34-43页 |
一、反思“五四” | 第34-38页 |
二、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 第38-40页 |
三、怀疑的意义 | 第40-43页 |
第三章 王元化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创新方法论——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 第43-46页 |
一、思维方式——“感性—知性—理性” | 第43-44页 |
二、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法”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文化发展新思路——面对“左的教条”与“市场至上” | 第46-52页 |
一、对样板戏与京剧改革关系的思考 | 第46-48页 |
二、对艺术规律及当代艺术形式的关注 | 第48-49页 |
三、文化体制发展之建议 | 第49-52页 |
第二节 新世纪之忧思——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 | 第52-56页 |
一、“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 第52-53页 |
二、人文知识者的责任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