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及危害 | 第9页 |
1.2 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 | 第9-13页 |
1.2.1 禽流感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9-10页 |
1.2.2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及作用机制 | 第10-12页 |
1.2.3 禽流感病毒的增殖和变异 | 第12页 |
1.2.4 禽流感病毒的跨宿主传播机制 | 第12-13页 |
1.3 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1.3.1 宿主范围 | 第13页 |
1.3.2 传播方式 | 第13页 |
1.3.3 禽-猪-人的H3型流感病毒的关系 | 第13-14页 |
1.4 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及监测 | 第14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H3型禽流感病毒生态进化的研究 | 第16-42页 |
1 H3型AIV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 第16-23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1.1.1 材料 | 第16页 |
1.1.2 方法 | 第16-18页 |
1.2 结果 | 第18-22页 |
1.2.1 病毒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18页 |
1.2.2 基因型鉴定结果 | 第18-19页 |
1.2.3 鸡胚半数致死量(ELD_(50))和半数感染量(EID_(50)) | 第19-20页 |
1.2.4 受体亲和性试验结果 | 第20-22页 |
1.2.5 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22页 |
1.3 讨论 | 第22-23页 |
2 14株H3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23-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2.1.1 材料 | 第23页 |
2.1.2 方法 | 第23-24页 |
2.2 结果 | 第24-40页 |
2.2.1 分离株全基因扩增结果 | 第24-25页 |
2.2.2 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25-40页 |
2.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H3型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2-65页 |
1 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2-47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1.1.1 材料 | 第42页 |
1.1.2 方法 | 第42-43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1.2.1 二重RT-PCR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1.2.2 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1.2.3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45页 |
1.2.4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45-46页 |
1.3 讨论 | 第46-47页 |
2 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和M基因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7-5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2.1.1 材料 | 第47页 |
2.1.2 方法 | 第47-4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2.2.1 三重PCR条件的优化 | 第48页 |
2.2.2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2.2.3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49-50页 |
2.2.4 临床样品检测 | 第50页 |
2.3 讨论 | 第50-52页 |
3 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5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3.1.1 材料 | 第52页 |
3.1.2 方法 | 第52-5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3.2.1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 | 第53-54页 |
3.2.2 敏感性实验结果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4-55页 |
3.2.3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55页 |
3.2.4 重复性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3.2.5 干扰性试验结果 | 第56页 |
3.2.6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3.3 讨论 | 第57-58页 |
4 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8-6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4.1.1 材料 | 第58页 |
4.1.2 方法 | 第58-6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4.2.1 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 | 第60页 |
4.2.2 敏感性试验结果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60-61页 |
4.2.3 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61-62页 |
4.2.4 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62-63页 |
4.2.5 干扰性试验结果 | 第63页 |
4.2.6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63页 |
4.3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