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储氢材料 | 第11-16页 |
1.2.1 储氢材料简介 | 第11-13页 |
1.2.2 储氢合金的储氢机理 | 第13-14页 |
1.2.3 储氢合金的分类 | 第14-16页 |
1.3 镁基储氢材料 | 第16-17页 |
1.3.1 镁基储氢材料的储氢机理 | 第16页 |
1.3.2 镁基储氢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 第16页 |
1.3.3 镁基储氢材料储氢性能研究 | 第16-17页 |
1.4 Mg_2Ni储氢合金 | 第17-19页 |
1.4.1 Mg_2Ni合金的储氢特性 | 第17-18页 |
1.4.2 Mg_2Ni基三元及多元储氢合金 | 第18页 |
1.4.3 Mg_2NiH_4/LiBH_4储氢复合材料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2.1 实验设备及药品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2.1.2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21-22页 |
2.1.3 Mg_2Ni合金预处理 | 第22页 |
2.1.4 金属氢化物添加剂的制备 | 第22页 |
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1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2.2.2 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 | 第23页 |
2.3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23-27页 |
2.3.1 复合材料动力学测试 | 第23-24页 |
2.3.2 复合材料热力学测试 | 第24-26页 |
2.3.3 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第26-27页 |
第3章 稀土氢化物(LaH_3和NdH_(2.5))对LiBH_4/Mg_2NiH_4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7-4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稀土氢化物对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7-40页 |
3.2.1 Mg_2NiH_4-LiBH_4 + LaH_3(NdH_(2.5))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27-33页 |
3.2.2 Mg_2NiH_4-LiBH_4 + LaH_3(NdH_(2.5))复合材料的储氢动力学性能 | 第33-36页 |
3.2.3 Mg_2NiH_4-LiBH_4 + LaH_3(NdH_(2.5))复合材料的储氢热力学性能 | 第36-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过渡金属氢化物(YH_3和NbH)对LiBH_4/Mg_2NiH_4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过渡金属氢化物对复合材料储氢性能影响 | 第42-54页 |
4.2.1 Mg_2NiH_4-LiBH_4 + YH_3(NbH)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第42-47页 |
4.2.2 Mg_2NiH_4-LiBH_4 + YH_3(NbH)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 | 第47-50页 |
4.2.3 Mg_2NiH_4-LiBH_4 + YH_3(NbH)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 | 第50-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