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一)期刊论文 | 第9页 |
| (二)硕士论文 | 第9-11页 |
| 三、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人物分析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材中人物概况 | 第12-17页 |
| 一、必修教材中中国史选取的人物 | 第12-14页 |
| 二、必修教材中世界史选取的人物 | 第14-15页 |
| 三、选修四教材中选取的人物及各模块间人物选取的特点 | 第15-17页 |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材中人物描写的特点 | 第17-20页 |
| 一、必修教材中人物描写的特点 | 第17-18页 |
| 二、选修教材中历史人物描写的特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目标要求 | 第20-27页 |
| 第一节 课程目标对人物教学的要求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高考对人物教学提出的要求 | 第22-27页 |
|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 | 第22-25页 |
| 二、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人物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 第27-42页 |
| 第一节 人物教学原则 | 第27-32页 |
| 一、在人物教学中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 第27-28页 |
| 二、在人物教学中应遵循全面性原则 | 第28页 |
| 三、在人物教学中应遵循启发性原则 | 第28-30页 |
| 四、在人物教学中应遵循教育性原则 | 第30-31页 |
| 五、在人物教学中要遵循生动性原则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人物教学的技巧 | 第32-42页 |
| 一、有代表性地把历史人物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 | 第33-34页 |
| 二、注重历史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 第34-36页 |
| 三、引入分析工具,对历史事件做出分析 | 第36-40页 |
| 四、营建情景,表现历史人物的人格张力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