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融资融券业务相关概念 | 第14-23页 |
2.1 融资融券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融资融券基本概念介绍 | 第14页 |
2.1.2 融资融券在我国的发展 | 第14-16页 |
2.2 融资融券业务的功能及特点 | 第16-18页 |
2.2.1 融资融券业务的功能 | 第16页 |
2.2.2 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 | 第16-18页 |
2.3 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 第18-21页 |
2.4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及原因 | 第21-23页 |
2.4.1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 | 第21-22页 |
2.4.2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的成因 | 第22-23页 |
第三章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23-31页 |
3.1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ZT证券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3.1.2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现状 | 第24页 |
3.2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因素 | 第24-26页 |
3.3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合规风险控制体系 | 第26-31页 |
3.3.1 融资融券业务合规风险监控指标及其阀值 | 第27-29页 |
3.3.2 融资融券业务合规风险监控报告及处置 | 第29-31页 |
第四章 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控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第31-39页 |
4.1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4.1.1 未能形成统一连续的风险管理目标和决策 | 第31页 |
4.1.2 未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功能 | 第31页 |
4.1.3 制度与流程体系对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 第31-32页 |
4.1.4 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 | 第32页 |
4.2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 | 第32-33页 |
4.2.1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目的 | 第32页 |
4.2.2 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3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4.3.1 资格认定的风险控制 | 第33-34页 |
4.3.2 业务流程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 第34-36页 |
4.4 ZT证券融资融券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36-39页 |
4.4.1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4.4.2 市场风险管理制度 | 第37页 |
4.4.3 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4.4.4 风险报告制度 | 第38-39页 |
第五章 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保障措施 | 第39-42页 |
5.1 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外部风控保障 | 第39-41页 |
5.1.1 行政监管 | 第39-40页 |
5.1.2 ZT证券公司的自律监管 | 第40页 |
5.1.3 新型监管力量 | 第40-41页 |
5.2 组织与制度建立提供了保障 | 第41-42页 |
5.2.1 协调证券公司建立完善的金融外部环境 | 第41页 |
5.2.2 逐步扩大标的证券范围 | 第41页 |
5.2.3 适当发展融资融券业务规模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