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藏敦煌汉文写经《大乘入楞伽经》异文研究
凡例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緒論 | 第12-23页 |
1.1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簡介 | 第12-18页 |
1.1.1 《大乘入楞伽經》來源及其流傳 | 第12-15页 |
1.1.2 國圖收錄《大乘入楞伽經》情況 | 第15-18页 |
1.2 研究概況和術語說明 | 第18-21页 |
1.2.1 研究概況 | 第18-20页 |
1.2.2 術語說明 | 第20-2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步驟與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步驟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異文表現 | 第23-30页 |
2.1 同經同寫本異文 | 第23-24页 |
2.2 同經不同譯本異文 | 第24-26页 |
2.2.1 漢譯本異文 | 第25-26页 |
2.2.2 漢譯本與梵譯本異文 | 第26页 |
2.3 國圖藏本與刻本異文 | 第26-30页 |
2.3.1 國圖藏本與刻本佛經異文 | 第26-28页 |
2.3.2 國圖藏本與刻本佛經音義等材料異文 | 第28-30页 |
第3章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異文成因 | 第30-50页 |
3.1 異體字產生異文 | 第31-43页 |
3.2 通假字產生異文 | 第43-45页 |
3.3 誤字產生異文 | 第45-48页 |
3.4 避諱產生異文 | 第48-50页 |
第4章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異文研究的意義 | 第50-60页 |
4.1 有助於準確解讀《大乘入楞伽經》文本 | 第50-52页 |
4.2 有助於文字學、文獻學方面的研究 | 第52-55页 |
4.2.1 提供字形材料 | 第52-53页 |
4.2.2 理清字際關係 | 第53-55页 |
4.2.3 爲大型字典辭書補充例證 | 第55页 |
4.3 有助於训诂学、词汇学、语音学等方面的研究 | 第55-60页 |
4.3.1 訓釋字詞 | 第55-56页 |
4.3.2 糾正大藏經等古籍錯誤 | 第56-57页 |
4.3.3 揭示語音變化 | 第57-60页 |
結語 | 第60-62页 |
參考文獻 | 第62-65页 |
附錄1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統計表 | 第65-69页 |
附錄2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經卷排序表 | 第69-73页 |
附錄3 國圖藏《大乘入楞伽經》異體字字表 | 第73-93页 |
致謝 | 第93-94页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