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介孔氧化硅材料概述 | 第12-14页 |
1.1.1 介孔材料 | 第12-13页 |
1.1.2 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3 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 | 第14页 |
1.2 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第14-21页 |
1.2.1 软模板法 | 第15-17页 |
1.2.2 硬模板法 | 第17-18页 |
1.2.3 其它方法 | 第18-21页 |
1.3 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功能化和应用 | 第21-26页 |
1.3.1 MSNs的功能化 | 第21-23页 |
1.3.2 MSNs的潜在应用 | 第23-26页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双硅源导向的中空和夹心中空介孔氧化硅制备及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9-48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31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2.3.1 中空和夹心中空氧化硅纳米球的合成 | 第34-37页 |
2.3.2 选择性刻蚀的机理解释 | 第37-41页 |
2.3.3 多壳层中空及夹心中空氧化硅球的制备 | 第41-43页 |
2.4 中空介孔氧化硅球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43-46页 |
2.4.1 中空介孔氧化硅球包覆金纳米粒子 | 第43-45页 |
2.4.2 Au@HMSNs的催化性能 | 第45-46页 |
2.5 细胞毒性测试 | 第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辅助制备夹心中空氧化硅及其在吸附和药物传输领域的应用 | 第48-64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3.2.2 表征仪器 | 第50-51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3.3.1 夹心中空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 | 第52-55页 |
3.3.2 CTAB用量对刻蚀后形貌的影响 | 第55-57页 |
3.3.3 选择性刻蚀的机理解释 | 第57-60页 |
3.4 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 第60-61页 |
3.5 夹心中空氧化硅球的生物学应用 | 第61-63页 |
3.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