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前言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科学把握 | 第22-34页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内涵 | 第22-24页 |
(一)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解析 | 第22-23页 |
(二)校园文化熏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规定 | 第23-24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依据 | 第24-27页 |
(一)校园文化本身的育人属性 | 第24-25页 |
(二)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 第25-26页 |
(三)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形式 | 第27-30页 |
(一)校园物质文化熏陶 | 第27-28页 |
(二)校园精神文化熏陶 | 第28-29页 |
(三)校园行为文化熏陶 | 第29页 |
(四)校园制度文化熏陶 | 第29-30页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特征 | 第30-34页 |
(一)内容的多元性 | 第30-31页 |
(二)形式的灵活性 | 第31-32页 |
(三)过程的潜隐性 | 第32-33页 |
(四)效用的持久性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探析 | 第34-48页 |
一、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4-37页 |
(一)辨识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 | 第34-35页 |
(二)感知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 第35-36页 |
(三)理解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 第36-37页 |
二、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7-40页 |
(一)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兴趣 | 第37-38页 |
(二)引发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 | 第38-39页 |
(三)加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 第39-40页 |
三、意志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0-43页 |
(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意志 | 第40-41页 |
(二)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信念 | 第41-42页 |
(三)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 第42-43页 |
四、实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3-48页 |
(一)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第43-44页 |
(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 | 第44-45页 |
(三)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机制 | 第48-60页 |
一、渗透融入机制 | 第48-51页 |
(一)渗透融入的内涵及实质 | 第48-49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 | 第49-50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 第50-51页 |
二、暗示引导机制 | 第51-53页 |
(一)坚持暗示信息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 第51-52页 |
(二)校园显性文化的直接暗示 | 第52页 |
(三)校园隐性文化的间接暗示 | 第52-53页 |
三、感染熏化机制 | 第53-56页 |
(一)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熏化 | 第54页 |
(二)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感化 | 第54-55页 |
(三)校园人行为方式的感染 | 第55-56页 |
四、实践养成机制 | 第56-60页 |
(一)教育者的寓教活动是前提 | 第56页 |
(二)大学生的参与活动是关键 | 第56-57页 |
(三)各教育主体的践隐活动是落脚点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践要求 | 第60-78页 |
一、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与魅力 | 第60-63页 |
(一)加强独具特色的校园形象标识建设 | 第60-61页 |
(二)挖掘底蕴深厚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 第61-62页 |
(三)设计思想艺术性强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 第62-63页 |
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 | 第63-66页 |
(一)发挥大学生学习文化的主体性 | 第63-65页 |
(二)提升大学生解读文化的能动性 | 第65-66页 |
(三)提高大学生弘扬文化的自觉性 | 第66页 |
三、丰富承载价值内涵的各类文化载体 | 第66-72页 |
(一)构建彰显人文特质的校园物质文化载体 | 第67-68页 |
(二)挖掘凝练大学精神的校园精神文化载体 | 第68-69页 |
(三)创设体现价值主题的校园行为文化载体 | 第69-70页 |
(四)完善彰显价值取向的校园制度文化载体 | 第70-71页 |
(五)抓住承载价值内涵的校园网络文化载体 | 第71-72页 |
四、健全校园文化熏陶的保障体系 | 第72-78页 |
(一)健全文化熏陶的物质条件 | 第72-73页 |
(二)加强文化熏陶的理论研究 | 第73-74页 |
(三)巩固文化熏陶的师资队伍 | 第74-75页 |
(四)完善文化熏陶的制度保障 | 第75-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