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电解电容器论文

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增容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8页
    1.1 铝电解电容器简介第7-10页
        1.1.1 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7-8页
        1.1.2 铝电解电容器的特点第8-10页
        1.1.3 铝电解电容器的增容原理第10页
    1.2 高比表面积铝电极箔制造技术第10-14页
        1.2.1 铝电极箔扩面倍率第10-12页
        1.2.2 扩面方法简介第12-14页
    1.3 点蚀萌生第14-16页
        1.3.1 点蚀成核的位置第14页
        1.3.2 点蚀成核的外因第14页
        1.3.3 点蚀萌生机理第14-16页
    1.4 点蚀生长第16-17页
    1.5 高纯铝直流蚀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1.5.1 微量元素的影响第17-18页
        1.5.2 组织结构的影响第18页
        1.5.3 蚀刻参数的影响第18-19页
    1.6 腐蚀箔增容技术的研究第19-20页
        1.6.1 缓蚀剂法第19页
        1.6.2 复合膜层法第19-20页
    1.7 本论文的选题及结构第20-22页
        1.7.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0页
        1.7.2 论文的结构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8页
第二章 超声效应对腐蚀箔形貌及电容行为的影响第28-47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3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9-30页
        2.2.2 实验方法第30-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2.3.1 计时电位曲线第33-34页
        2.3.2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34-35页
        2.3.3 循环伏安曲线第35-36页
        2.3.4 交流阻抗曲线第36-37页
        2.3.5 BET分析第37-38页
        2.3.6 形貌图第38-41页
        2.3.7 XRD谱图第41-42页
    2.4 本章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第三章 Sol-gel法制备Al_2O_3-TiO_2复合介电膜层提高化成箔比容的研究第47-63页
    3.1 前言第47页
    3.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3.2.2 实验方法第48-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3.3.1 蚀箔表面形貌第50-51页
        3.3.2 元素分析第51-52页
        3.3.3 XRD分析第52-53页
        3.3.4 化成箔截面形貌第53-55页
        3.3.5 电化学性能测定第55-60页
    3.4 本章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4.1 全文工作总结第63页
    4.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63-64页
    4.3 前景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彩色和深度的前景分割研究
下一篇:公路隧道穿越既有城际铁路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