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高能物理学论文--粒子物理学论文

用唯象模型研究强子态的产生和衰变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4-24页
    1.1 粒子物理第14-16页
    1.2 强子态第16-19页
        1.2.1 介子第17-19页
        1.2.2 重子第19页
    1.3 强子物理存在的问题第19-22页
    1.4 本文拟进行的工作第22-24页
2 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第24-40页
    2.1 有效拉氏量模型第24-28页
    2.2 相对论夸克模型第28-34页
    2.3 ~3p_0模型第34-40页
3 f_1(1285)的光生过程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有效拉氏量方法和Regge模型第41-47页
        3.2.1 有效拉氏量方法第41-45页
        3.2.2 Regge模型第45-47页
    3.3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47-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4 奇特态Y(4630)在(?)→(?)互散射过程中的作用第52-62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理论公式第53-56页
    4.3 结果讨论第56-60页
    4.4 小结第60-62页
5 粲偶素的强衰变第62-76页
    5.1 研究现状第62-63页
    5.2 质量第63-66页
    5.3 强衰变第66-75页
        5.3.1 ~3P_0模型第66-68页
        5.3.2 η_c(3S),η_c(4S)和η_c(5S)第68-69页
        5.3.3 ψ(3~3S_1),ψ(4~3S_1)和ψ(5~3S_1)第69-73页
        5.3.4 ψ(1~3D_1),ψ(2~3D_1), ψ(3~3D_1)和ψ(4~3D_1)第73-75页
    5.4 小结第75-76页
6 总结和展望第76-78页
    6.1 工作总结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附录A 标记和符号第78-82页
    A.1 物理换算关系第78页
    A.2 基本符号第78-79页
    A.3 常用公式第79-80页
    A.4 求和公式第80页
    A.5 常用的求迹公式第80-82页
附录B 高自旋粒子的投影算符和传播子第82-87页
    B.1 投影算符第82-85页
    B.2 传播子第85-87页
附录C 散射振幅和衰变宽度第87-89页
    C.1 散射截面第87-88页
    C.2 衰变宽度第88-89页
附录D 接触项振幅的推导过程第89-91页
    D.1 Ward恒等式第89页
    D.2 γp→f_1(1285)p过程中的规范不变性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0页
个人简历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台湾康轩版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
下一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