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本文研究动机和目的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动机 | 第16-17页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1.3.1 企业信息系统消化吸收 | 第18-19页 |
1.3.2 知识转移理论和知识吸收 | 第19-20页 |
1.3.3 知识吸收在消化吸收情境与企业信息系统其他阶段的区别 | 第20-24页 |
1.3.4 已有研究评述 | 第24-2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1.4.1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5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2章 消化吸收情境下知识吸收的理论分析 | 第28-39页 |
2.1 消化吸收情境下知识吸收的阶段划分 | 第28-30页 |
2.1.1 知识转移阶段理论和系统采纳阶段理论 | 第28-29页 |
2.1.2 知识吸收中意愿决策和获取应用两阶段划分 | 第29-30页 |
2.2 知识吸收意愿决策阶段定义和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2.2.1 知识吸收意愿的定义 | 第30-31页 |
2.2.2 消化吸收情境下系统用户被动学习理论视角 | 第31-32页 |
2.3 知识获取应用阶段定义和理论分析 | 第32-37页 |
2.3.1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与知识获取的定义 | 第32-33页 |
2.3.2 知识获取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链维度 | 第33-34页 |
2.3.3 知识应用的定义 | 第34-35页 |
2.3.4 习惯性知识应用和扩展性知识应用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的多案例研究 | 第39-54页 |
3.1 案例研究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3.2 案例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41-43页 |
3.3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的案例数据分析流程 | 第43-44页 |
3.4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的案例发现 | 第44-52页 |
3.4.1 原有系统使用惰性 | 第44-47页 |
3.4.2 系统知识因果模糊性 | 第47-48页 |
3.4.3 感知组织支持 | 第48页 |
3.4.4 同事间分享体系 | 第48-49页 |
3.4.5 系统技术复杂性压力 | 第49-51页 |
3.4.6 自发性采纳 | 第51-52页 |
3.5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4-68页 |
4.1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 第54-55页 |
4.2 知识吸收意愿相关研究问卷设计 | 第55-59页 |
4.2.1 原有系统使用惰性的变量设计 | 第56页 |
4.2.2 知识因果模糊性的变量设计 | 第56-57页 |
4.2.3 技术复杂性压力的变量设计 | 第57页 |
4.2.4 自发性采纳的变量设计 | 第57-58页 |
4.2.5 同事间分享体系的变量设计 | 第58页 |
4.2.6 感知组织支持的变量设计 | 第58-59页 |
4.2.7 知识吸收意愿的变量设计 | 第59页 |
4.3 知识吸收意愿预调研和数据收集 | 第59-60页 |
4.4 知识吸收意愿模型度量验证 | 第60-65页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 | 第60-61页 |
4.4.2 聚合效度检验结果 | 第61-62页 |
4.4.3 判别效度检验结果 | 第62-65页 |
4.5 知识吸收意愿路径模型验证和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6 知识吸收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66-6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知识吸收组织干预视角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多案例研究 | 第68-81页 |
5.1 组织干预与组织社会化理论 | 第68-72页 |
5.1.1 消化吸收情境下知识吸收的组织干预视角 | 第68-70页 |
5.1.2 组织社会化理论 | 第70页 |
5.1.3 组织社会化策略框架 | 第70-72页 |
5.2 案例数据分析流程 | 第72-73页 |
5.3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案例发现 | 第73-79页 |
5.3.1 塑造策略 | 第74-75页 |
5.3.2 嵌入策略 | 第75-78页 |
5.3.3 强化策略 | 第78-79页 |
5.4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案例讨论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知识获取应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81-107页 |
6.1 组织社会化策略和组织社会化影响结果 | 第81-82页 |
6.2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知识获取和应用影响作用的理论模型 | 第82-86页 |
6.2.1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知识获取影响的命题假设 | 第82-84页 |
6.2.2 知识获取对知识应用影响的命题假设 | 第84-85页 |
6.2.3 知识获取属性之间影响关系的命题假设 | 第85-86页 |
6.2.4 习惯性知识应用与扩展性知识应用之间影响关系的命题假设 | 第86页 |
6.3 组织社会化策略影响模型相关研究问卷设计 | 第86-92页 |
6.3.1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维度和变量设计 | 第87-90页 |
6.3.2 知识获取的维度和变量设计 | 第90-91页 |
6.3.3 知识应用的维度和变量设计 | 第91-92页 |
6.3.4 控制变量 | 第92页 |
6.4 组织社会化策略问卷预调研 | 第92-93页 |
6.5 组织社会化策略问卷数据收集 | 第93-94页 |
6.6 组织社会化策略模型度量验证 | 第94-99页 |
6.6.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 | 第94-95页 |
6.6.2 聚合效度检验结果 | 第95-96页 |
6.6.3 判别效度检验结果 | 第96-99页 |
6.7 组织社会化策略路径模型验证 | 第99-101页 |
6.8 知识广度和知识链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101-104页 |
6.9 组织社会化策略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第104-106页 |
6.9.1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知识获取程度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6.9.2 知识获取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6.9.3 习惯性知识应用对扩展性知识应用的影响 | 第106页 |
6.9.4 个体IT创新性等控制变量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第106页 |
6.10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附录1 案例访谈大纲 | 第122-125页 |
附录2 调研问卷一 | 第125-127页 |
附录3 调研问卷二 | 第127-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0-132页 |
个人简历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