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产学研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 第13页 |
1.2.3 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概念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3.3 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述评 | 第18-19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9-22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8页 |
2.1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 | 第22-24页 |
2.1.1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现状 | 第22-23页 |
2.1.2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2.2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现状 | 第24-34页 |
2.2.1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概况 | 第24-25页 |
2.2.2 哈尔滨产学研平台的类型 | 第25-26页 |
2.2.3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 | 第26页 |
2.2.4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资源 | 第26-28页 |
2.2.5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层次结构 | 第28-29页 |
2.2.6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系统结构 | 第29页 |
2.2.7 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因素情况分析 | 第29-32页 |
2.2.8 影响产学研合作平台运行的关键因素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2.3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2.3.1 平台运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3.2 平台各主体间在认识上存在差异 | 第35页 |
2.3.3 平台缺乏真正的管理 | 第35页 |
2.3.4 资金方面问题 | 第35-36页 |
2.3.5 项目的来源 | 第36页 |
2.3.6 服务平台成果落地率很低 | 第36-37页 |
2.3.7 平台上各主体的忠诚度问题 | 第37页 |
2.3.8 平台上各主体间需要相互支持 | 第37页 |
2.3.9 规模和专业性是平台运行的基座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哈尔滨市产学研平台优化建设及模式选择 | 第38-50页 |
3.1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规划 | 第38-41页 |
3.1.1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目标 | 第38页 |
3.1.2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原则 | 第38-39页 |
3.1.3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 | 第39-40页 |
3.1.4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步骤 | 第40-41页 |
3.2 哈尔滨市产学研合作平台优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 第41-49页 |
3.2.1 哈尔滨部分产学研平台失败的根本原因 | 第41-42页 |
3.2.2 哈尔滨产学研平台市场化模式运行的基础条件 | 第42-43页 |
3.2.3 经典模式和成功经验借鉴 | 第43-45页 |
3.2.4 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选择 | 第45-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发展哈尔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对策 | 第50-57页 |
4.1 产学研合作平台体系要完善 | 第50-51页 |
4.1.1 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 | 第50页 |
4.1.2 产学研合作平台需要整合建设 | 第50页 |
4.1.3 要注重特色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 | 第50-51页 |
4.1.4 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要加强 | 第51页 |
4.1.5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 第51页 |
4.2 产学研平台运行体制应创新 | 第51-52页 |
4.2.1 产学研合作平台必须市场化运作 | 第51-52页 |
4.2.2 产学研合作项目应来源于企业需求 | 第52页 |
4.2.3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要边创新边完善 | 第52页 |
4.2.4 政府应收购闲置专利 | 第52页 |
4.3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要加强 | 第52-53页 |
4.3.1 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 第52-53页 |
4.3.2 科技人才的评价和奖励制度要进一步做完整 | 第53页 |
4.4 产学研平台政策支持要到位 | 第53-54页 |
4.4.1 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科技的投入 | 第53页 |
4.4.2.政府要立法保证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及有效使用 | 第53-54页 |
4.4.3.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平台发展的优惠政策 | 第54页 |
4.5 产学研平台合作机制和环境有待改善 | 第54-55页 |
4.5.1 产学研平台合作机制要灵活 | 第54页 |
4.5.2 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要规范 | 第54-55页 |
4.5.3 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 第55页 |
4.6 产学研合作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力度要加大 | 第55-57页 |
4.6.1 从各方政府财政方向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 | 第55页 |
4.6.2 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政策要及时贴合实际改善 | 第55页 |
4.6.3 财税政策的合理运用是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能力的关键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一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