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基本确立第10页
        二、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三、我国中职生入职现状第11-12页
    第二节 入职适应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国内外入职适应研究综述第12-16页
        二、入职适应综述小结第16页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界定第16页
        二、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与发展第16-18页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学生适应性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五、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21-24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一、研究目的第21页
        二、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二节 研究假设第22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第22页
        一、现状调查对象第22页
        二、实验研究对象第22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五节 研究总体思路第23页
    第六节 数据处理第23-24页
第三章 研究一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现状调查研究第24-36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24页
    第二节 研究假设第24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第24-25页
    第四节 研究工具第25-26页
    第五节 现状调查结果第26-32页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第26-28页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第28-32页
    第六节 现状调查结果讨论第32-36页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讨论第32-33页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讨论第33-36页
第四章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第36-47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假设第36页
        一、研究目的第36页
        二、研究假设第36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36-38页
        一、团辅对象的筛选第36-37页
        二、团辅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7-38页
    第三节 干预方案设计第38-39页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第38页
        二、实施步骤第38-39页
    第四节 研究工具第39-40页
    第五节 研究结果第40-45页
        一、团辅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的分析第40-41页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入职适应的5维度在前测、后测和跟踪测间的比较第41-43页
        三、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分析第43-44页
        四、实验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主观感受评价分析第44-45页
    第六节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入职适应干预效果讨论第45-47页
        一、团辅手段是提高入职适应的一个有效途径第45-46页
        二、本研究开发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反思第47-50页
    第一节 结论第47-48页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现状第47页
        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第47-48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48页
    第三节 反思第48-50页
        一、创新之处第48页
        二、不足之处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68页
    附录1 职校生职业适应调查问卷(节选)第53-55页
    附录2 团体心理辅导评价量表第55-57页
    附录3 团体成员主观感受评价表第57-58页
    附录4 中职生入职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第58-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眼ELF4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下一篇:基于用户评论的APP软件评价方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