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重组质粒pUDK-HGF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写词第11-21页
第1章 绪论第21-37页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第21-23页
    1.2 神经病理疼痛机制研究第23-28页
        1.2.1 外周敏化第23-24页
        1.2.2 中枢敏化第24-25页
        1.2.3 离子通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第25-26页
        1.2.4 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第26-28页
    1.3 疼痛的治疗策略第28-33页
        1.3.1 药物治疗第28-29页
        1.3.2 神经调节治疗第29-30页
        1.3.3 微创介入治疗第30页
        1.3.4 基因治疗第30-33页
    1.4 肝细胞生长因子概述第33-3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35-37页
第2章 重组质粒pUDK-HGF的制备及活性检测第37-51页
    2.1 实验材料第37-40页
        2.1.1 发酵菌种及细胞第37页
        2.1.2 实验试剂第37-38页
        2.1.3 溶液配制第38-40页
        2.1.4 实验仪器第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44页
        2.2.1 菌体发酵第40-41页
        2.2.2 连续碱裂解及超滤浓缩第41-42页
        2.2.3 三步层析纯化第42页
        2.2.4 浓缩与分装第42页
        2.2.5 超螺旋比例测定第42-43页
        2.2.6 HGF蛋白表达量检测第43页
        2.2.7 细胞迁移检测第43-44页
    2.3 实验结果第44-48页
        2.3.1 30L补料发酵第44页
        2.3.2 连续碱裂解及超滤浓缩第44-45页
        2.3.3 三步层析分离纯化第45-47页
        2.3.4 含量及超螺旋比例第47页
        2.3.5 目的基因表达量及生物活性第47-48页
    2.4 讨论第48-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重组质粒pUDK-HGF对疼痛动物行为学的影响第51-67页
    3.1 实验材料第51-52页
        3.1.1 实验动物第51-52页
        3.1.2 实验试剂第52页
        3.1.3 溶液配制第52页
        3.1.4 实验仪器第52页
    3.2 实验方法第52-57页
        3.2.1 SD大鼠切口痛模型第52-53页
        3.2.2 SD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痛模型(SMIR)第53-54页
        3.2.3 C57BL/6 小鼠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SNI)第54页
        3.2.4 鞘内给药第54-55页
        3.2.5 疼痛行为学测定第55-56页
        3.2.6 步态分析第56-57页
        3.2.7 统计学分析第57页
    3.3 实验结果第57-64页
        3.3.1 局部肌肉注射pUDK-HGF对大鼠切口痛行为学的影响第57-59页
        3.3.2 局部肌肉注射pUDK-HGF对大鼠SMIR疼痛行为学的影响第59-60页
        3.3.3 鞘内注射pUDK-HGF对大鼠SMIR疼痛行为学的影响第60-61页
        3.3.4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pUDK-HGF对小鼠SNI行为学的影响第61-62页
        3.3.5 重复注射pUDK-HGF对小鼠SNI行为学的影响第62-63页
        3.3.6 质粒pUDK-HGF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影响第63-64页
    3.4 讨论第64-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重组质粒pUDK-HGF外周镇痛作用机制第67-91页
    4.1 实验材料第67-69页
        4.1.1 实验动物第67页
        4.1.2 实验试剂第67-68页
        4.1.3 溶液配制第68-69页
        4.1.4 实验仪器第69页
    4.2 实验方法第69-74页
        4.2.1 疼痛动物模型第69-70页
        4.2.2 血流灌注量测定第70页
        4.2.3 取材及病理染色第70-71页
        4.2.4 肌肉活体成像第71页
        4.2.5 蛋白样品制备第71页
        4.2.6 免疫组织化学第71-72页
        4.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第72页
        4.2.8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第72-73页
        4.2.9 统计学分析第73-74页
    4.3 实验结果第74-87页
        4.3.1 肌肉活体成像第74-75页
        4.3.2 人HGF蛋白的表达第75页
        4.3.3 SMIR病理学观察第75-78页
        4.3.4 SNI病理学观察第78-80页
        4.3.5 SMIR血流灌注量第80-81页
        4.3.6 SNI血流灌注量第81-82页
        4.3.7 外周致痛物质表达变化第82-84页
        4.3.8 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第84-87页
    4.4 讨论第87-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重组质粒pUDK-HGF脊髓中枢镇痛机制初步研究第91-111页
    5.1 实验材料第91-93页
        5.1.1 实验动物及细胞第91页
        5.1.2 实验试剂第91-92页
        5.1.3 溶液配制第92页
        5.1.4 实验仪器第92-93页
    5.2 实验方法第93-97页
        5.2.1 疼痛动物模型第93页
        5.2.2 鞘内活体成像第93页
        5.2.3 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第93-94页
        5.2.4 BV2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第94-95页
        5.2.5 细胞活力测定第95页
        5.2.6 qRT-PCR检测炎性相关基因表达第95-97页
        5.2.7 统计学分析第97页
    5.3 实验结果第97-106页
        5.3.1 鞘内活体成像第97页
        5.3.2 脊髓内人HGF蛋白的表达第97页
        5.3.3 鞘内注射pUDK-HGF对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第97-100页
        5.3.4 BV2小胶质细胞鉴定及c-met受体检测第100页
        5.3.5 LPS对BV2细胞活力及形态的影响第100-103页
        5.3.6 rh-HGF蛋白对BV2细胞活力及形态的影响第103页
        5.3.7 LPS刺激BV2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变化第103-105页
        5.3.8 rh-HGF蛋白对LPS诱导BV2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第105-106页
    5.4 讨论第106-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9页
附录第129-149页
    综述一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的保护及镇痛作用研究进展第129-137页
        参考文献第134-137页
    综述二 聚酮类化合物异源表达研究进展第13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5-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形声字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留学生汉语写作口语化倾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