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及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激光与可见光传感器标定算法及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及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基于光流的运动物体检测以及三维重建算法及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基于直线自动检测的激光与可见光传感器的外部标定第16-29页
    2.1 摄像机标定模型第16-18页
    2.2 激光数据处理第18-20页
    2.3 基于直线自动检测的激光与可见光的外部标定方法第20-28页
        2.3.1 激光扫描仪与可见光的外部标定第21-25页
        2.3.2 实验结果第25-26页
        2.3.3 精度分析第26-28页
    2.4 结论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对应区域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第29-47页
    3.1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配准参数的讨论第29-34页
        3.1.1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时旋转和缩放参数的讨论第30-32页
        3.1.2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时平移参数的讨论第32-34页
    3.2 基于模板的离线粗配准第34-36页
        3.2.1 粗配准第34-35页
        3.2.2 对应区域的求解实验第35-36页
    3.3 基于对应区域的精配准第36-38页
        3.3.1 Harris角点检测第36-37页
        3.3.2 R-MI-rényi与Harris角点值相结合的匹配测度第37-38页
        3.3.3 实现步骤第38页
    3.4 实验第38-46页
        3.4.1 评价标准第38-39页
        3.4.2 自然图库实验第39-43页
        3.4.3 标准图库实验第43-46页
    3.5 结论第46-47页
第4章 基于NSCT和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第47-62页
    4.1 图像预处理第47页
    4.2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第47-50页
        4.2.1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第47-49页
        4.2.2 模块化PCNN模型第49-50页
    4.3 小波变换与PCNN补偿机制的NSC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第50-55页
        4.3.1 小波变换和PCNN补偿机制的融合方法第51页
        4.3.2 低频融合规则第51-53页
        4.3.3 高频融合规则第53页
        4.3.4 融合步骤第53-55页
    4.4 实验与分析第55-61页
        4.4.1 实验一第56-58页
        4.4.2 实验二第58-61页
    4.5 结论第61-62页
第5章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系统第62-71页
    5.1 多传感器信息采集平台第62页
    5.2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目标分割与三维重建技术路线第62-64页
    5.3 实验第64-70页
        5.3.1 实验一第64-67页
        5.3.2 实验二第67-70页
    5.4 结论第70-71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本文总结第71-72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78-79页
    发表论文第78页
    参加项目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含不同类型RNA的重组MS2噬菌体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针药结合对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