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之域外经验及借鉴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导论第8-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16页
第一章 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的概述第16-22页
    第一节 劳动争议的概念与分类第16-18页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第16-17页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第17-18页
    第二节 争议行为的概念及分类第18-21页
        一、争议行为的概念第18-19页
        二、争议行为的分类第19-21页
    第三节 争议行为刑事免责的概念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责任初探第22-34页
    第一节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事件数据分析第22-30页
        一、劳动统计年鉴数据第22-25页
        二、中国工人群体事件地图数据第25-29页
        三、小结第29-30页
    第二节 我国罢工的刑事责任初探第30-34页
        一、十起罢工的刑事案件第30-31页
        二、无罪判决VS有罪判决第31-34页
第三章 美国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制度第34-40页
    第一节 美国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定性第34-35页
        一、争议行为被认定为犯罪行为(1842前)第34页
        二、争议行为被认定为合法行为(1842后)第34-35页
    第二节 美国联邦法争议行为的立法演变第35-37页
        一、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914)第35-36页
        二、诺里斯-拉瓜迪亚法(Norris-La Guardia Act of 1932)第36-37页
        三、国家劳资关系法(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of 1935)第37页
    第三节 结语第37-40页
第四章 日本集体劳动争议刑事免责制度第40-47页
    第一节 日本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制度的立法演变第40-42页
        一、治安警察法(1900-1926年)第40页
        二、劳动争议调停法(1926年)第40-41页
        三、劳动组合法(1945年)第41-42页
    第二节 日本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的三种学说第42-43页
        一、权利行使说第42页
        二、构成要件该当性阻却说第42页
        三、违法性阻却说第42-43页
    第三节 日本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制度之分析第43-45页
        一、主体的正当性第43-44页
        二、目的的正当性第44页
        三、手段的正当性第44页
        四、程序的正当性第44-45页
    第四节 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国外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刑事免责制度的借鉴第47-55页
    第一节 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区分的必要性第47-51页
        一、美国、日本集体劳动争议的分类第47-48页
        二、台湾地区的两种不同观点第48-49页
        三、当前中国集体劳动争议现状分析第49-51页
    第二节 集体劳动争议行为采取正当性标准的必要性第51-54页
        一、主体的正当性第51-52页
        二、目的的正当性第52-53页
        三、程序的正当性第53页
        四、手段的正当性第53-54页
    第三节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9-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