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双致变型时栅位移传感器 | 第14-26页 |
| 2.1 时栅位移传感器 | 第14-17页 |
| 2.1.1 时栅的测量原理 | 第14-15页 |
| 2.1.2 单齿式时栅的测量原理 | 第15-16页 |
| 2.1.3 场式时栅的测量原理 | 第16-17页 |
| 2.2 波动方程 | 第17-19页 |
| 2.2.1 波的概述 | 第17页 |
| 2.2.2 简谐波 | 第17-18页 |
| 2.2.3 行波和驻波 | 第18-19页 |
| 2.3 时栅的波动方程 | 第19-21页 |
| 2.4 场式时栅的行波方程 | 第21-22页 |
| 2.5 双致变型时栅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 2.6 双致变型时栅的原理模型 | 第23-25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双致变型时栅传感器的设计 | 第26-43页 |
| 3.1 双致变型时栅的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 3.2 双致变型时栅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第27-35页 |
| 3.2.1 激励线圈的设计 | 第27-29页 |
| 3.2.2 感应线圈的设计 | 第29页 |
| 3.2.3 动子的设计 | 第29-33页 |
| 3.2.4 传感器的加工方式 | 第33-35页 |
| 3.3 激励信号的设计 | 第35-42页 |
| 3.3.1 激励信号的产生方式 | 第35-38页 |
| 3.3.2 激励信号产生模块 | 第38-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 第43-49页 |
| 4.1 信号的调理 | 第43-46页 |
| 4.1.1 前置放大电路 | 第43-44页 |
| 4.1.2 滤波电路 | 第44-45页 |
| 4.1.3 波形转换电路 | 第45-46页 |
| 4.2 时间测量模块 | 第46-47页 |
| 4.3 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 | 第47页 |
| 4.4 电磁兼容设计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实验研究和误差分析 | 第49-60页 |
| 5.1 双致变型时栅的仿真 | 第49-51页 |
| 5.1.1 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简介 | 第49-50页 |
| 5.1.2 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50-51页 |
| 5.2 原理性实验 | 第51-55页 |
| 5.2.1 驻波形成实验 | 第52-54页 |
| 5.2.2 行波形成实验 | 第54-55页 |
| 5.3 性能测试实验 | 第55-58页 |
| 5.3.1 精度实验 | 第56-57页 |
| 5.3.2 重复性实验 | 第57页 |
| 5.3.3 稳定性实验 | 第57-58页 |
| 5.5 误差分析 | 第58-59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