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对虾AHPND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1.1 ANPND的命名 | 第14-15页 |
1.1.2 AHPND的发生与流行 | 第15页 |
1.1.3 AHPND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学特征 | 第15页 |
1.1.4 AHPND的病因 | 第15-17页 |
1.1.5 AHPND的防控 | 第17页 |
1.2 副溶血弧菌的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1.2.1 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学特征 | 第17-18页 |
1.2.2 副溶血弧菌血清型流行情况 | 第18-19页 |
1.2.3 副溶血弧菌的耐药现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2013-2016 年我国沿海地区虾源副溶血弧菌的鉴定及特性分析 | 第22-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1 菌株的来源 | 第22页 |
2.1.2 副溶血弧菌的鉴定 | 第22-24页 |
2.1.3 副溶血弧菌pir~(VP)基因的检测 | 第24-25页 |
2.1.4 血清型分型 | 第25-26页 |
2.1.5 药物敏感性分析 | 第26-28页 |
2.2 结果 | 第28-34页 |
2.2.1 副溶血弧菌的鉴定 | 第28页 |
2.2.2 pir~(VP)基因检测的结果 | 第28-29页 |
2.2.3 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分布情况 | 第29-32页 |
2.2.4 副溶血弧菌的药物敏感性 | 第32-34页 |
2.3 讨论 | 第34-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一株中国明对虾AHPND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 第37-4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1页 |
3.1.1 实验虾 | 第38页 |
3.1.2 菌株来源 | 第38页 |
3.1.3 急性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分析 | 第38-39页 |
3.1.4 菌株的API-20NE鉴定 | 第39页 |
3.1.5 菌株特定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 第39-40页 |
3.1.6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 第40页 |
3.1.7 菌株的药敏性分析 | 第40-41页 |
3.2 结果 | 第41-46页 |
3.2.1 对虾急性感染及其病理分析 | 第41-42页 |
3.2.2 菌株20140723005的API-20NE鉴定结果及理化特征 | 第42-43页 |
3.2.3 细菌的基因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3.2.4 致病基因的PCR扩增 | 第44-45页 |
3.2.5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45页 |
3.2.6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 第45-46页 |
3.3 讨论 | 第46-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凡纳滨对虾AHPND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 第48-6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4.1.1 实验虾 | 第48页 |
4.1.2 细菌分离 | 第48页 |
4.1.3 急性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分析 | 第48-49页 |
4.1.4 菌株的致病力分析 | 第49页 |
4.1.5 菌株的API-20NE鉴定 | 第49页 |
4.1.6 菌株特定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 第49-50页 |
4.1.7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 第50页 |
4.1.8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 第50页 |
4.2 结果 | 第50-57页 |
4.2.1 对虾急性感染及其病理分析 | 第50-52页 |
4.2.2 菌株 20160303005-1 的致病力分析 | 第52-53页 |
4.2.3 菌株 20160303005-1 的API-20NE鉴定结果及理化特征 | 第53-54页 |
4.2.4 细菌 16S rDNA和groEL基因序列分析 | 第54-55页 |
4.2.5 致病基因的PCR扩增 | 第55-56页 |
4.2.6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56页 |
4.2.7 菌株 20160303005-1 的药物敏感性 | 第56-57页 |
4.3 讨论 | 第57-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两株日本囊对虾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 第60-71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2页 |
5.1.1 实验虾 | 第60页 |
5.1.2 细菌来源 | 第60-61页 |
5.1.3 急性感染实验及组织病理分析 | 第61页 |
5.1.4 菌株的API-20NE鉴定 | 第61页 |
5.1.5 菌株特定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 第61-62页 |
5.1.6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 第62页 |
5.1.7 菌株的药敏性分析 | 第62页 |
5.2 结果 | 第62-69页 |
5.2.1 对虾急性感染及其病理分析 | 第62-64页 |
5.2.2 API-20NE鉴定结果及理化特征 | 第64-65页 |
5.2.3 细菌的基因序列分析 | 第65-66页 |
5.2.4 致病基因的PCR扩增 | 第66-67页 |
5.2.5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67页 |
5.2.6 菌株的药物敏感性 | 第67-69页 |
5.3 讨论 | 第69-70页 |
5.4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