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2.1 乡村旅游 | 第11页 |
1.2.2 公平、正义 | 第11-12页 |
1.2.3 社会公平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1.3.1 乡村旅游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旅游地社会冲突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3 社会公平感知 | 第16-17页 |
1.3.4 村民旅游发展感知与态度研究 | 第17-18页 |
1.3.5 文献小结 | 第18-21页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 第21-29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22页 |
2.2 研究视角和研究层面 | 第22-23页 |
2.2.1 研究视角 | 第22页 |
2.2.2 研究层面 | 第22-23页 |
2.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2.3.1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2.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4.2 技术路线图 | 第27-29页 |
第3章 洪坑村概况及旅游发展历史地理过程演化 | 第29-43页 |
3.1 洪坑村概况 | 第29-30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9页 |
3.1.2 人文地理概况 | 第29-30页 |
3.2 洪坑村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地理过程 | 第30-37页 |
3.2.1 旅游发展探查萌芽阶段 | 第31-33页 |
3.2.2 旅游发展起步阶段 | 第33页 |
3.2.3 旅游发展巩固阶段 | 第33-35页 |
3.2.4 旅游发展相对停滞阶段 | 第35-37页 |
3.3 村民角色和乡村人际关系变化 | 第37-41页 |
3.3.1 农民—楼主 | 第37页 |
3.3.2 农民—进城打工者 | 第37-39页 |
3.3.3 农民—农民商人 | 第39-40页 |
3.3.4 农民—“投机”者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洪坑村村民社会公平感测度的模型构建 | 第43-53页 |
4.1 田野调查 | 第43-49页 |
4.1.1 访谈资料说明 | 第43-44页 |
4.1.2 访谈资料分析 | 第44-49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9-53页 |
第5章 洪坑村村民社会公平感测度分析 | 第53-77页 |
5.1 问卷编制 | 第53-54页 |
5.2 问卷发放 | 第54-56页 |
5.2.1 预调研及说明 | 第54-56页 |
5.2.2 正式调研及说明 | 第56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56-76页 |
5.3.1 信度效度检验 | 第56-57页 |
5.3.2 项目分析 | 第57-60页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第60-62页 |
5.3.4 信度分析 | 第62-63页 |
5.3.5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63-68页 |
5.3.6 人口特征对社会公平感知的差异分析 | 第68-76页 |
5.4 洪坑村村民社会公平感差异的机制分析 | 第76-77页 |
第6章 洪坑村社会公平调适机制 | 第77-87页 |
6.1 乡村治理建设 | 第77-79页 |
6.1.1 转变管理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社区参与途径 | 第77-78页 |
6.1.2 实现社区增权,村委会肩负起村民自治的本职工作 | 第78-79页 |
6.2 生态文化建设 | 第79-81页 |
6.2.1 重视客家传统文化传承,营造和谐的景区环境 | 第79-80页 |
6.2.2 弘扬生态文明,整治环境污染 | 第80-81页 |
6.3 旅游福利建设 | 第81-82页 |
6.3.1 实施“旅游反哺”计划,完善公共设施配套 | 第81页 |
6.3.2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项目 | 第81-82页 |
6.4 社会互动建设 | 第82-83页 |
6.4.1 加强沟通与互动,积极化解公司与村民的矛盾 | 第82页 |
6.4.2 利用乡贤文化,提高社会话语权 | 第82-83页 |
6.4.3 提高村民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地方认同 | 第83页 |
6.5 旅游市场宏观调控 | 第83-87页 |
6.5.1 合理规划新村,妥善解决耕地赔偿问题 | 第84-85页 |
6.5.2 合理定价,诚信经营 | 第85页 |
6.5.3“冷热兼顾”,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 第85-87页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7-9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7.2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88-89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101页 |
附录A:访谈对象信息概况与部分田野调查笔记 | 第101-107页 |
附录B:乡村旅游地居民社会公平感知调研问卷 | 第107-110页 |
附录C:田野调查部分照片 | 第110-118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课题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