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4-27页 |
1.2.1 肝素钠的检测 | 第14-17页 |
1.2.1.1 荧光法 | 第15-16页 |
1.2.1.2 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 | 第16-17页 |
1.2.1.3 其他方法 | 第17页 |
1.2.2 量子点性质及应用 | 第17-19页 |
1.2.2.1 量子点的合成及特性 | 第17-18页 |
1.2.2.2 量子点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3 金纳米棒性质及应用 | 第19-27页 |
1.2.3.1 金纳米棒的合成及理化性质 | 第20-21页 |
1.2.3.2 金纳米棒的应用 | 第21-27页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7-3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8页 |
1.3.4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1.3.5 技术路线和研究手段 | 第29-31页 |
第2章 碲化镉量子点为光学探针检测肝素钠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2.2.1 材料 | 第32页 |
2.2.2 仪器 | 第32页 |
2.2.3 CdTe QD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优化肝素钠的检测条件 | 第33页 |
2.2.5 建立检测肝素钠的标准曲线 | 第33页 |
2.2.6 检测肝素钠注射液中肝素钠的含量 | 第33页 |
2.2.7 优化赖氨酸的检测条件 | 第33页 |
2.2.8 建立检测赖氨酸的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 CdTe QDs的表征 | 第34页 |
2.3.2 检测肝素钠和赖氨酸的原理 | 第34-36页 |
2.3.3 肝素钠的检测 | 第36-38页 |
2.3.4 赖氨酸的检测 | 第38-42页 |
2.4 结论 | 第42-43页 |
第3章 金纳米棒为光学探针实时暗场成像监测耦合反应并应用于检测肝素钠 | 第43-75页 |
第1节 金纳米棒为光学探针实时暗场成像监测耦合反应 | 第43-65页 |
3.1.1 引言 | 第43-44页 |
3.1.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3.1.2.1 仪器 | 第44页 |
3.1.2.2 试剂 | 第44页 |
3.1.2.3 金纳米棒合成 | 第44-45页 |
3.1.2.4 金纳米棒的成像 | 第45页 |
3.1.2.5 DFM和SEM共定位 | 第45-46页 |
3.1.2.6 金纳米棒在溶液中的耦合反应 | 第46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3页 |
3.1.3.1 金纳米棒的表征 | 第46-47页 |
3.1.3.2 金纳米棒的腐蚀机制 | 第47-51页 |
3.1.3.3 以金纳米棒为探针的SEM和DFM共定位技术监测耦合反应 | 第51-55页 |
3.1.3.4 暗场单颗粒水平分析耦合反应诱导金纳米棒腐蚀的过程 | 第55-56页 |
3.1.3.5 SEM和DFM监控金纳米棒形貌变化及FDTD辅助证明 | 第56-61页 |
3.1.3.6 SEM、TEM和DFM监控在溶液中腐蚀金纳米棒 | 第61页 |
3.1.3.7 监控不同反应诱导的金纳米棒腐蚀差异 | 第61-63页 |
3.1.4 结论 | 第63-65页 |
第2节 金纳米棒为光学探针利用暗场散射检测肝素钠 | 第65-75页 |
3.2.1 引言 | 第65页 |
3.2.2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3.2.2.1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3.2.2.2 实验试剂 | 第66页 |
3.2.2.3 腐蚀液配制及不同浓度的肝素钠配制 | 第66页 |
3.2.2.4 金纳米棒DFM成像 | 第66-67页 |
3.2.2.5 金纳米棒SEM成像 | 第67页 |
3.2.2.6 建立检测肝素钠的标准曲线 | 第67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3页 |
3.2.3.1 DFM中检测肝素钠的示意图 | 第67-68页 |
3.2.3.2 利用暗场监控肝素钠在耦合反应的作用 | 第68-69页 |
3.2.3.3 利用SEM监控肝素钠在耦合反应的作用 | 第69-70页 |
3.2.3.4 肝素钠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 第70-71页 |
3.2.3.5 金纳米棒为暗场光散射探针检测肝素钠 | 第71-73页 |
3.2.4 结论 | 第73-75页 |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75页 |
4.2 论文创新点 | 第75页 |
4.3 展望 | 第75-77页 |
4.3.1 近红外发射的纳米材料实现细胞内肝素钠的检测 | 第76页 |
4.3.2 利用耦合反应检测其他药物 | 第76页 |
4.3.3 暗场散射-荧光双信号检测药物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
科研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