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抗体亲和力 | 第11页 |
1.1.1 抗体亲和力概述 | 第11页 |
1.1.2 研究抗体亲和力的意义 | 第11页 |
1.2 抗体亲和力的测定方法 | 第11-16页 |
1.2.1 标记型方法 | 第12-13页 |
1.2.2 非标记型方法 | 第13-16页 |
1.3 微透析技术 | 第16-20页 |
1.3.1 微透析系统 | 第16-18页 |
1.3.2 微透析原理 | 第18-19页 |
1.3.3 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 | 第19-20页 |
1.4 微透析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 第20-24页 |
1.4.1 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联用 | 第20-21页 |
1.4.2 微透析与毛细管电泳技术联用 | 第21-22页 |
1.4.3 微透析与质谱联用 | 第22-23页 |
1.4.4 微透析与生物传感器联用 | 第23-24页 |
1.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 第24-27页 |
1.5.1 系统组成 | 第24-25页 |
1.5.2 应用 | 第25-27页 |
1.6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2章 在线微透析采样结合化学发光法测定特布他林单克隆抗体亲和力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30-31页 |
2.2.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 第31页 |
2.2.3 微透析取样系统 | 第31-32页 |
2.2.4 MD-FI-CL法用于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第32页 |
2.2.5 硫氰酸盐洗脱法用于抗体相对亲和力指数的测定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3.1 MD-FI-CL法测定抗体亲和力的原理 | 第32-34页 |
2.3.2 FI-CL法检测特布他林 | 第34-35页 |
2.3.3 MD探针回收率的研究 | 第35-37页 |
2.3.4 MD-FI-CL法测定抗体亲和力 | 第37-38页 |
2.3.5 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抗体RAI | 第38-39页 |
2.4 结论 | 第39-41页 |
第3章 在线微透析采样结合化学发光法测定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亲和力 | 第41-53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42-43页 |
3.2.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 第43-44页 |
3.2.3 微透析取样系统 | 第44页 |
3.2.4 MD探针回收率的测定 | 第44页 |
3.2.5 MD-FI-CL法用于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3.2.6 硫氰酸盐洗脱法用于抗体相对亲和力指数的测定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MD-FI-CL法测定抗体亲和力的原理 | 第45-47页 |
3.3.2 FI-CL法检测莱克多巴胺 | 第47-48页 |
3.3.3 MD探针回收率的研究 | 第48-49页 |
3.3.4 MD-FI-CL法测定抗体亲和力 | 第49-51页 |
3.3.5 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抗体RAI | 第51-52页 |
3.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