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气候学论文

街区尺度上的城市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相关研究概念综述第11-12页
        1.1.1 气候分级标准第11页
        1.1.2 城市气候划分尺度第11-12页
        1.1.3 城市微气候环境第12页
    1.2 城市气候研究方法综述第12-13页
    1.3 国内外数值模拟方法综述第13-14页
    1.4 国内外应用ENVI-met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第2章 绪论第17-22页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9页
        2.1.1 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第17-18页
        2.1.2 城市环境与城市微气候影响第18-19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9-20页
        2.2.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2.2.2 研究内容第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页
    2.4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3章 数值模拟平台与方法第22-28页
    3.1 软件的选择第22-23页
    3.2 模型介绍第23-27页
        3.2.1 模型原理第23-24页
        3.2.2 模型框架第24-25页
        3.2.3 模型参数与率定第25-26页
        3.2.4 模型精度和质量验证方法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北京典型住宅区微气候数值模拟分析第28-36页
    4.1 实验区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第28页
    4.2 数据与方法第28-30页
        4.2.1 实测数据与建模第28-29页
        4.2.2 模型评价指标第29-3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4.3.1 模型精度说明第30页
        4.3.2 实测与模拟的微气候环境因子分析第30-32页
        4.3.3 屋顶绿化微气候因子分析第32-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5章 街区尺度与不同构筑物形态微气候模拟分析第36-55页
    5.1 实验区介绍第36-37页
    5.2 数据来源第37-38页
    5.3 研究方法第38-44页
        5.3.1 北京CBD地区数字表面模型数据库构建第38-39页
        5.3.2 不同构筑物形态划分体系第39-40页
        5.3.3 模型评价方法与微气候适应性评价第40-41页
        5.3.4 街区尺度微气候数值模拟第41-43页
        5.3.5 不同构筑物形态微气候模拟第43-44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5.4.1 数字地表模型库空间结果表达第44页
        5.4.2 模型结果评价第44-45页
        5.4.3 街区尺度微气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5-49页
        5.4.4 不同构筑物形态模拟场景分析第49-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55-56页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56页
    6.3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第56页
    6.4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论文附图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加课题、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缓释碳源滤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审计冲突模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以三峡新材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