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污水深度脱氮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脱氮工艺中外加固体碳源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淀粉类固体缓释碳源的应用研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课题来源 | 第16-18页 |
第2章 传统淀粉/PVA缓释碳源体系的优化研究 | 第18-30页 |
2.1 前言 | 第18-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3 分析方法与仪器 | 第22页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3.1 醋酸酯淀粉对缓释碳源反硝化性能的影响 | 第22-25页 |
2.3.2 SPAN80对醋酸酯淀粉释碳速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3.3 乳化剂对SAP碳源反硝化性能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4 缓释碳源表面形态及微生物附着情况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新型缓释碳源的制备研究 | 第30-40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0-32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3.1 不同淀粉/PVA比例的缓释碳源脱氮性能 | 第33-35页 |
3.3.2 新型缓释碳源动态脱氮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3.3.3 新型缓释碳源释放规律及利用分析 | 第36-38页 |
3.3.4 缓释碳源表面形态及微生物附着情况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新型缓释碳源滤料反硝化脱氮工艺特性研究 | 第40-50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4.3.1 反硝化脱氮工艺运行特性研究 | 第43-46页 |
4.3.2 新型缓释碳源滤料脱氮成本分析 | 第46-48页 |
4.3.3 新型缓释碳源滤料表面形态及微生物附着情况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50-58页 |
5.1 前言 | 第50页 |
5.2 样品采集 | 第50页 |
5.3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 第50-51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