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5-19页 |
·有效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有效教学的概念 | 第15-16页 |
·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16页 |
·高中生物教学特点与实验教学有效性 | 第16-19页 |
·生物学实验概述 | 第16-17页 |
·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 | 第17页 |
·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9-25页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2页 |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调查工具 | 第19页 |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调查过程 | 第19-20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影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 第22-25页 |
·实验教学观念不到位 | 第22-23页 |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 第23页 |
·教师出现“实验疲劳”意识 | 第23页 |
·实验教学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实验评价单一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第25-32页 |
·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准备策略 | 第25-27页 |
·教材与学情分析 | 第25页 |
·实验教学设计 | 第25页 |
·“种群密度的调查”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25-27页 |
·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策略 | 第27-29页 |
·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策略 | 第27-28页 |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案例分析 | 第28-29页 |
·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评价策略 | 第29-32页 |
·评价要重视学生发展 | 第30页 |
·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0页 |
·评价要多样性 | 第30-32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策略的实证分析 | 第32-35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变量 | 第32页 |
·实证研究内容与步骤 | 第32页 |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调查结果 | 第32-3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5页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