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0-17页 |
1.2.1 对外贸易增长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对外贸易结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对外贸易效益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4 外贸发展质量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5 重庆市外贸发展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6 文献综述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5 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2. 外贸发展质量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对外贸易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1.1 国外对外贸易理论 | 第19-20页 |
2.1.2 国内对外贸易理论 | 第20-21页 |
2.2 外贸发展质量的内涵 | 第21-23页 |
2.2.1 外贸发展的内涵 | 第21-22页 |
2.2.2 外贸发展质量的内涵 | 第22-23页 |
2.3 外贸发展质量的目标模式探讨 | 第23-26页 |
3. 重庆市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3.1 重庆市外贸规模分析 | 第26-30页 |
3.2 重庆市外贸商品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3.3 重庆市外贸市场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3.4 重庆市外贸方式分析 | 第33-35页 |
4.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41页 |
4.1 外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5页 |
4.2 外贸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5-39页 |
4.2.1 基础指标的建立 | 第36页 |
4.2.2 量性指标的建立 | 第36-37页 |
4.2.3 结构指标的建立 | 第37-38页 |
4.2.4 效益指标的建立 | 第38-39页 |
4.3 构建外贸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1页 |
5.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41-60页 |
5.1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5.2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 第42-43页 |
5.3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实证分析 | 第43-51页 |
5.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第43页 |
5.3.2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43-44页 |
5.3.2 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 第44-45页 |
5.3.3 主成分函数 | 第45-51页 |
5.4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一级指标评价分析 | 第51-53页 |
5.5 重庆市外贸发展质量二级指标评价分析 | 第53-60页 |
5.5.1 贸易基础指标评价分析 | 第53-54页 |
5.5.2 贸易量性指标评价分析 | 第54-56页 |
5.5.3 贸易结构指标评价分析 | 第56-57页 |
5.5.4 贸易效益指标评价分析 | 第57-60页 |
6. 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 第60-65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