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2-18页
    1.1 选题依据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城镇化研究第13-14页
        1.2.2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第14-15页
        1.2.3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第18-26页
    2.1 城镇化第18-20页
    2.2 新型城镇化第20-26页
        2.2.1 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第20-21页
        2.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第21-23页
        2.2.3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第23-24页
        2.2.4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比较第24-26页
第3章 生态文明及其核心理念第26-31页
    3.1 生态文明的内涵第26-27页
    3.2 生态文明的特点第27-29页
        3.2.1 自然性和自律性第27-28页
        3.2.2 整体性和多样性第28页
        3.2.3 循环性和绿色性第28-29页
    3.3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第29-31页
        3.3.1 平等第29页
        3.3.2 和谐第29-30页
        3.3.3 可持续第30-31页
第4章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第31-34页
    4.1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第31页
    4.2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第31-32页
    4.3 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第32-34页
        4.3.1 和谐观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第32页
        4.3.2 平等观有助于实现公平第32-33页
        4.3.3 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的向导第33-34页
第5章 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途径第34-40页
    5.1 发展绿色新型城镇化第34-37页
        5.1.1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第34-35页
        5.1.2 资源节约第35-36页
        5.1.3 环境友好第36-37页
        5.1.4 合理布局第37页
    5.2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第37-38页
    5.3 构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第38-40页
第6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第40-49页
    6.1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第40页
    6.2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第40-44页
        6.2.1 总体上水平较低第41页
        6.2.2 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第41-42页
        6.2.3 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第42-43页
        6.2.4 发展不均衡问题第43页
        6.2.5 农民问题第43-44页
    6.3 生态文明视野下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第44-49页
        6.3.1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第44-45页
        6.3.2 合理利用资源第45页
        6.3.3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45-46页
        6.3.4 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第46页
        6.3.5 深化改革,确保公平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SK RB08工业机器人的视觉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RB系列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