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并网光伏电站及其配电网短路故障分析与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光伏发电系统第9-11页
        1.1.2 并网电压等级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并网光伏电站的结构与控制模式第17-38页
    2.1 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结构第17-25页
        2.1.1 光伏阵列第17-21页
        2.1.2 并网逆变器第21-24页
        2.1.3 其他辅助设备第24-25页
    2.2 光伏电站的控制模式及实现方法第25-31页
        2.2.1 dq变换矩阵第26-28页
        2.2.2 P/Q解耦控制第28-30页
        2.2.3 功率解耦控制的实现方法第30-31页
    2.3 并网光伏电站建模第31-37页
        2.3.1 电气连接建模第32页
        2.3.2 控制框图建模第32-35页
        2.3.3 模型验证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并网光伏电站短路特性分析第38-47页
    3.1 配电网典型结构及建模第38-39页
    3.2 外部故障短路特性分析第39-43页
        3.2.1 单相接地故障第40-41页
        3.2.2 两相非接地故障第41-42页
        3.2.3 两相接地故障第42-43页
        3.2.4 三相故障第43页
    3.3 影响短路暂态过程的逆变器参数第43-45页
        3.3.1 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第44页
        3.3.2 控制器电压外环参数第44-45页
        3.3.3 控制器电流饱和参数第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光伏电站对短路容量及继电保护的影响第47-64页
    4.1 短路容量的概念第47-49页
        4.1.1 短路容量的定义第47-48页
        4.1.2 短路容量传统计算方法第48-49页
    4.2 光伏电站接入后的短路容量理论计算及仿真分析第49-59页
        4.2.1 光伏电站在考察点所在馈线的下游第50-53页
        4.2.2 光伏电站在考察点所在馈线的上游第53-56页
        4.2.3 光伏电站在考察点相邻的线路上第56-59页
    4.3 光伏电站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及重合闸的影响第59-62页
        4.3.1 故障点在光伏电源所在馈线的上游第60页
        4.3.2 故障点在光伏电源所在馈线的下游第60-61页
        4.3.3 对相邻馈线继电保护的影响第61页
        4.3.4 光伏电源对重合闸的影响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64-65页
    5.2 未来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碳刷表面检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