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CO_2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燃烧前脱碳 | 第11-12页 |
1.2.2 燃烧后脱碳 | 第12页 |
1.2.3 富氧燃烧技术 | 第12页 |
1.2.4 化学链燃烧技术 | 第12-13页 |
1.3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第13-30页 |
1.3.1 化学链燃烧系统性能分析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2.1 载氧体的性能指标 | 第14页 |
1.3.2.2 金属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2.3 非金属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4 天然矿石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3 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4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1.3.4.1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设计要求 | 第18页 |
1.3.4.2 气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发展 | 第18-22页 |
1.3.4.3 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发展 | 第22-27页 |
1.3.5 载氧体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3.5.1 合成载氧体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3.5.2 天然矿物载氧体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8页 |
1.3.6 化学链燃烧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1.3.6.1 气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1.3.6.2 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1页 |
第二章 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燃煤化学链燃烧系统的构建 | 第41-49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燃煤化学链燃烧新方法系统的构建 | 第42-44页 |
2.2.1 载氧体的选取 | 第42页 |
2.2.2 反应器的设计 | 第42-44页 |
2.3 工艺流程 | 第44页 |
2.4 预期目标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载氧体的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 第49-63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载氧体的还原氧化循环试验 | 第49-50页 |
3.2.1 试验材料与表征分析 | 第49页 |
3.2.2 试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 第49-50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3.4.1 载氧体的循环稳定性 | 第51-52页 |
3.4.2 反应温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3 反应气浓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4 反应气种类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54页 |
3.4.5 与高品质铁矿石的反应活性比较 | 第54-55页 |
3.4.6 副反应分析 | 第55页 |
3.4.7 载氧体还原反应动力学 | 第55-58页 |
3.4.7.1 缩核模型 | 第55-56页 |
3.4.7.2 缩核模型公式 | 第56-57页 |
3.4.7.3 缩核模型参数计算及分析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页 |
符号列表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四章 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燃煤化学链燃烧冷态试验研究 | 第63-81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冷态装置介绍 | 第63-65页 |
4.2.1 试验物料 | 第63页 |
4.2.2 冷态试验装置 | 第63-65页 |
4.3 试验流程 | 第65-66页 |
4.4 数据处理 | 第66-69页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7页 |
4.5.1 全系统特性 | 第69-70页 |
4.5.2 燃料反应器 | 第70-72页 |
4.5.3 空气反应器 | 第72-74页 |
4.5.4 两级分离系统 | 第74-75页 |
4.5.4.1 分离系统的设计 | 第74页 |
4.5.4.2 分离效率 | 第74-75页 |
4.5.5 气体旁路的可控性 | 第75-77页 |
4.5.6 载氧体的循环耐磨性 | 第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符号列表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五章 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燃煤化学链燃烧热态中试研究 | 第81-99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热态装置介绍 | 第81-85页 |
5.2.1 试验物料 | 第81页 |
5.2.2 试验台设计 | 第81-83页 |
5.2.3 热态试验系统 | 第83-85页 |
5.3 试验流程 | 第85-86页 |
5.4 数据处理 | 第86-87页 |
5.5 结果和讨论 | 第87-94页 |
5.5.1 加热与流动特性 | 第88-89页 |
5.5.2 反应特性 | 第89-92页 |
5.5.3 燃料反应器温度的影响 | 第92-93页 |
5.5.4 反应器性能评估 | 第93-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符号列表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六章 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燃煤化学链燃烧三维数值模拟 | 第99-121页 |
6.1 引言 | 第99-100页 |
6.2 数学模型描述 | 第100-105页 |
6.2.1 控制方程 | 第100页 |
6.2.2 相间相互作用力及热转换模型 | 第100-101页 |
6.2.3 本构方程 | 第101-102页 |
6.2.4 颗粒动力学理论及模型 | 第102-103页 |
6.2.5 湍流模型 | 第103页 |
6.2.6 组分输运方程 | 第103-104页 |
6.2.7 化学反应模型 | 第104-105页 |
6.3 模拟对象及数值条件 | 第105-106页 |
6.3.1 模拟对象 | 第105-106页 |
6.3.2 数值求解方法 | 第106页 |
6.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106页 |
6.3.4 物性参数 | 第106页 |
6.4 数据处理 | 第106-107页 |
6.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6.5.1 流动特性 | 第107-109页 |
6.5.2 气固组分分布 | 第109-111页 |
6.5.3 非均相反应分布 | 第111页 |
6.5.4 固体通量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6.5.5 燃料反应器流化数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6.5.6 气化剂种类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5页 |
符号列表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121-123页 |
7.2 论文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开展的工作 | 第123-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