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1.2.1 反倾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2 反倾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2.3 中国木质林产品反倾销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1.2.4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 第24-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4.2 研究创新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贸易救济措施与反倾销新内涵 | 第25-34页 |
2.1 贸易救济及主导措施 | 第25-29页 |
2.1.1 贸易救济 | 第25-27页 |
2.1.2 贸易救济措施 | 第27-29页 |
2.2 反倾销内涵的再界定 | 第29-32页 |
2.2.1 反倾销界定及新内涵 | 第29-31页 |
2.2.2 反倾销的法律程序 | 第31-32页 |
2.3 贸易救济与反倾销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木质林产品遭受反倾销状况 | 第34-50页 |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反倾销概况 | 第34-43页 |
3.1.1 木质林产品定义及重要性 | 第34页 |
3.1.2 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 | 第34-42页 |
3.1.3 木质林产品反倾销状况 | 第42-43页 |
3.2 中国木质林产品遭受反倾销区域分布 | 第43-46页 |
3.2.1 主要反倾销国家、地区及背景 | 第43-45页 |
3.2.2 遭受反倾销的产品及地区 | 第45-46页 |
3.3 中国木质林产品遭受反倾销的主要特点 | 第46-50页 |
3.3.1 反倾销频率增大 | 第46-48页 |
3.3.2 涉及范围扩大 | 第48页 |
3.3.3 最终措施力度大 | 第48-49页 |
3.3.4 影响程度深远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反倾销机理:中美贸易例证 | 第50-62页 |
4.1 美国对华林产品反倾销概述 | 第50-51页 |
4.2 中美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 第51-55页 |
4.2.1 产业内贸易与中美林产品贸易 | 第51-53页 |
4.2.2 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GL指数测度 | 第53-55页 |
4.3 木质林产品替代性与弹性假设 | 第55-59页 |
4.3.1 贸易替代与Armington弹性 | 第55-58页 |
4.3.2 中美胶合板替代弹性例证分析 | 第58-59页 |
4.4 中美贸易反倾销机理解析:“日落复审”与反倾销审查 | 第59-62页 |
第五章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反倾销影响测度 | 第62-69页 |
5.1 贸易反倾销影响指数的选取 | 第62-63页 |
5.2 木质林产品的ADI测算 | 第63-66页 |
5.2.1 反倾销强度指数原理 | 第63-64页 |
5.2.2 中国木质林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数测算 | 第64-66页 |
5.3 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反倾销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第六章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反倾销困境的应对及破解 | 第69-72页 |
6.1 扩大内需——降低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 第69页 |
6.2 优化结构——分散对外贸易的集中性 | 第69页 |
6.3 注重创新——提升木质林产品的品质 | 第69-70页 |
6.4 合作共赢——发挥多元化主体的优势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