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网络新媒体的概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网络新媒体的内涵 | 第14页 |
第二节 网络新媒体的特征 | 第14-16页 |
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 | 第14-15页 |
二、思想交流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 第15页 |
三、信息内容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我国高中生普遍使用的新媒体工具 | 第16-18页 |
一、QQ群交流 | 第16页 |
二、微信朋友圈 | 第16-17页 |
三、微博互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网络新媒体对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 第18-34页 |
第一节 网络新媒体给思想政治课带来的机遇 | 第18-25页 |
一、网络新媒体参与使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 | 第18-19页 |
二、满足学生思想发展需求,开拓学生视野 | 第19-20页 |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意识 | 第20-23页 |
四、依托网络新媒体热点议题,培养公共参与能力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网络新媒体给思想政治课带来的挑战 | 第25-29页 |
一、网络新媒体的使用,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 第25-26页 |
二、信息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学生的价值观易受影响 | 第26-28页 |
三、网络新媒体把控困难,把关人对其难以把控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网络新媒体给思想政治课造成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一、网络新媒体自身具有的缺陷 | 第29-30页 |
二、教学理念与网络新媒体发展不完全适应 | 第30-31页 |
三、高中生的年龄特征易导致网络沉溺 | 第31-32页 |
四、政治教师引导正确使用网络新媒体的自觉性不足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网络新媒体参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可采取的策略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基于网络新媒体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 第34-37页 |
一、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选取其感兴趣的话题确定教学主题 | 第34-35页 |
二、理解学生真实需求,利用对话资源设置活动议题 | 第35页 |
三、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积极引导价值判断 | 第35-36页 |
四、建构网络新媒体教学准则,严谨组织探究性学习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搭建网络新媒体学习互动平台 | 第37-40页 |
一、创新QQ平台的教学模式 | 第37-38页 |
二、拓展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教学功能 | 第38-39页 |
三、增强微博互动平台的教学活力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提高教师网络新媒体运用能力 | 第40-43页 |
一、培养信息素养,解读网络新媒体资源信息 | 第40-41页 |
二、学习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新媒体正面素材 | 第41-42页 |
三、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网络新媒体运用能力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附录A | 第44-45页 |
附录B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