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同声传译的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基于英汉和英西语对的实证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21-29页
    1.1 研究缘起第21-27页
        1.1.1 口译的概念第21-23页
        1.1.2 口译作为信息处理过程第23-24页
        1.1.3 选题缘起第24-27页
    1.2 研究问题第27页
    1.3 研究路径和框架第27-2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9-64页
    2.1 释意理论学派研究第29-42页
        2.1.1 释意理论的形成第29-30页
        2.1.2 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第30-32页
        2.1.3 学派的局限性第32页
        2.1.4 关于释意理论的实证研究第32-39页
        2.1.5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第39-42页
    2.2 双语修正阶层模型研究第42-46页
        2.2.1 双语修正阶层模型的概念第42-44页
        2.2.2 与模型有关的口译实证研究第44-45页
        2.2.3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第45-46页
    2.3 口译的方向性研究第46-64页
        2.3.1 口译方向性的概念第46-47页
        2.3.2 关于口译方向性的争论第47-48页
        2.3.3 口译方向性问题在职业实践中的变化第48-50页
        2.3.4 口译方向性问题在教学中的变化第50-51页
        2.3.5 口译方向性研究回顾第51-61页
        2.3.6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第61-64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64-77页
    3.1 再认记忆的研究方法第64-73页
        3.1.1 再认记忆研究回顾第64-69页
        3.1.2 再认记忆在口译中的实证研究第69-72页
        3.1.3 再认记忆测试方法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第72-73页
    3.2 口译质量测量与评判第73-77页
        3.2.1 口译质量评价参数第74-75页
        3.2.2 适用于本研究的评价方法第75-77页
第四章 实验过程第77-112页
    4.1 实验设计第77-79页
    4.2 研究问题和假设第79-82页
    4.3 研究方法第82-92页
        4.3.1 研究方法概述第82-83页
        4.3.2 实验样本对象第83-85页
        4.3.3 实验语料第85-90页
        4.3.4 再认记忆测试卷设计第90-92页
    4.4 实验过程第92-94页
        4.4.1 英汉语对同传实验第92-93页
        4.4.2 英西语对同传实验第93-94页
    4.5 实验数据采集第94-112页
        4.5.1 再认记忆测试卷统计第95-98页
        4.5.2 译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结果的统计第98-104页
        4.5.3 口译质量评估第104-112页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第112-159页
    5.1 英汉语言组合中,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第112-124页
        5.1.1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动态过程的关系第113-119页
        5.1.2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静态结果的关系第119-121页
        5.1.3 方向性与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关系第121-122页
        5.1.4 方向性与译员对原句再认记忆的关系第122-124页
    5.2 英西语言组合中,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第124-135页
        5.2.1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动态过程的关系第124-131页
        5.2.2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静态结果的关系第131-133页
        5.2.3 方向性与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关系第133-134页
        5.2.4 方向性与译员对原句再认记忆的关系第134-135页
    5.3 两种语言组合,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比较第135-141页
        5.3.1 英汉和英西语对两个方向对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比较第135-138页
        5.3.2 以英语为中间参照语,英-汉和英-西同为B-A语方向的特点第138-141页
    5.4 英汉语言组合中,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第141-147页
        5.4.1 脱壳过程与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41-144页
        5.4.2 脱壳结果与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44-146页
        5.4.3 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46-147页
    5.5 英西语言组合中,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第147-154页
        5.5.1 脱壳过程和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48-150页
        5.5.2 脱壳结果和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50-153页
        5.5.3 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53-154页
    5.6 两种语言组合,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比较第154-155页
    5.7 对口译教学和实践的启示第155-159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第159-168页
    6.1 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第160-161页
        6.1.1 英汉语对第160页
        6.1.2 英西语对第160-161页
        6.1.3 两个语对的比较第161页
    6.2 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第161-164页
        6.2.1 英汉语对第162页
        6.2.2 英西语对第162-163页
        6.2.3 两个语对的比较第163-164页
    6.3 研究意义第164-165页
    6.4 研究局限第165-166页
    6.5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1页
附录一 英文同传演讲稿第181-183页
附录二 中文同传演讲稿第183-185页
附录三 西班牙语同传演讲稿第185-187页
附录四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英语)第187-194页
附录五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汉语)第194-200页
附录六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西语)第200-210页
附录七 英-汉同传转写稿(随机选取一位译员)第210-212页
附录八 汉-英同传转写稿第212-214页
附录九 英-西同传转写稿第214-217页
附录十 西-英同传转写稿第217-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的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