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稀有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加工工艺及合金元素Cu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23页
    1.1 核电的发展第16-18页
    1.2 核反应堆与核燃料包壳材料第18-19页
    1.3 锆合金在核电站水冷反应堆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0-21页
    1.5 参考文献第21-23页
第二章 锆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概况第23-50页
    2.1 锆合金的发展第23-25页
    2.2 锆合金的腐蚀氧化第25-28页
        2.2.1 锆合金的均匀腐蚀第25-27页
        2.2.2 锆合金的疖状腐蚀第27-28页
    2.3 合金成分对锆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28-35页
        2.3.1 添加Sn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28-30页
        2.3.2 添加Nb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3.3 添加Fe、Cr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2.3.4 添加Cu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2.3.5 添加其它合金元素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2.4 热处理制度对锆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35-39页
        2.4.1 热处理制度对Zr-Sn系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35-37页
        2.4.2 热处理制度对Zr-Nb系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37-39页
        2.4.3 热处理制度对Zr-Sn-Nb系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39页
    2.5 水化学对锆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第39-43页
    2.6 参考文献第43-50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50-58页
    3.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3.2 锆合金腐蚀实验用样品制备第51-52页
    3.3 高压釜腐蚀试验第52-53页
        3.3.1 腐蚀条件第53页
        3.3.2 表示腐蚀程度的方法第53页
    3.4 仪器设备第53-54页
    3.5 合金显微组织的观察及样品制备第54-55页
    3.6 氧化膜显微组织的观察及样品制备第55-56页
    3.7 数据及图像处理软件第56-57页
    3.8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58-82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试验方法第58-59页
    4.3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9-63页
    4.4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在 360 ℃/18.6 MPa/0.01 M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63-70页
        4.4.1 腐蚀增重第63-65页
        4.4.2 氧化膜表面形貌第65-67页
        4.4.3 氧化膜的断口形貌第67-69页
        4.4.4 分析讨论第69-70页
    4.5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在 400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70-75页
        4.5.1 腐蚀增重第70-71页
        4.5.2 氧化膜表面形貌第71-73页
        4.5.3 氧化膜断口形貌第73-74页
        4.5.4 分析讨论第74-75页
    4.6 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在 360 ℃/18.6 MPa去离子水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75-79页
        4.6.1 腐蚀增重第75-77页
        4.6.2 氧化膜表面形貌第77-78页
        4.6.3 分析讨论第78-79页
    4.7 本章小结第79页
    4.8 参考文献第79-82页
第五章 添加Cu对M5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82-98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实验方法第83页
    5.3 实验结果第83-92页
        5.3.1 M5+xCu合金的显微组织第83-86页
        5.3.2 M5+xCu合金在 400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腐蚀行为第86-90页
            5.3.2.1 腐蚀增重第86-88页
            5.3.2.2 腐蚀样品的氧化膜内表面及断口形貌第88-90页
        5.3.3 M5+xCu锆合金在 360 ℃/18.6 MPa/0.01 M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第90-92页
    5.4 分析讨论第92-95页
        5.4.1 Cu含量对M5合金在 400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92-94页
        5.4.2 Cu含量对M5合金在 360 ℃/18.6 MPa/0.01 M 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94-95页
    5.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5.6 参考文献第96-98页
第六章 添加Cu对S5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98-118页
    6.1 引言第98页
    6.2 试验方法第98-99页
    6.3 实验结果第99-113页
        6.3.1 S5+xCu合金的显微组织第99-102页
        6.3.2 S5+xCu锆合金在 360 ℃/18.6 MPa/0.01 M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第102-108页
            6.3.2.1 腐蚀增重第102-104页
            6.3.2.2 氧化膜表面及断口形貌第104-108页
        6.3.3 S5+xCu合金在 400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腐蚀行为第108-113页
            6.3.3.1 腐蚀增重第108-110页
            6.3.3.2 氧化膜表面及断口形貌第110-113页
    6.4 分析讨论第113-116页
        6.4.1 Cu含量对S5合金在 400 ℃/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113-114页
        6.4.2 Cu含量对S5合金在 360 ℃/18.6 MPa/0.0l M 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114-116页
    6.5 本章小结第116页
    6.6 参考文献第116-118页
第七章 M5+xCu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的演化行为第118-131页
    7.1 引言第118-119页
    7.2 实验方法第119页
    7.3 氧化膜的显微组织结构第119-124页
        7.3.1 氧化膜内层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第119-121页
        7.3.2 氧化膜中间层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第121-122页
        7.3.3 氧化膜外层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第122-124页
    7.4 M5+xCu合金中第二相在氧化膜中的氧化行为第124-127页
        7.4.1 Zr_2Cu第二相的腐蚀行为第124-126页
        7.4.2 β-Nb第二相在氧化膜中的氧化行为第126-127页
    7.5 合金元素Cu影响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演化的讨论第127-129页
    7.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7.7 参考文献第130-131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第131-135页
    8.1 主要结论第131-133页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3页
    8.3 今后的工作和展望第133-135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35-13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研究
下一篇:晚更新世中期黄土高原南缘气候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