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晚更新世中期黄土高原南缘气候演变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5页
        1.2.1 晚更新世黄土高原气候演变第13页
        1.2.2 过渡期的气候演变第13-14页
        1.2.3 气候环境演变研究的代用指标及高分辨率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气候代用指标的选取第18-25页
    2.1 黄土高原南缘自然地理概况第18-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页
        2.1.2 地质地貌第18-19页
        2.1.3 气候特征第19页
        2.1.4 植被特征第19页
        2.1.5 剖面概述第19-20页
    2.2 气候代用指标的选取第20-25页
        2.2.1 磁化率第20-21页
        2.2.2 粒度第21-23页
        2.2.3 碳酸钙第23-24页
        2.2.4 孢粉第24-25页
第三章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25-40页
    3.1 年代确定第25-27页
    3.2 磁化率测定及剖面磁化率特征第27-28页
        3.2.1 磁化率测定方法第27页
        3.2.2 杨陵、蔡家坡剖面磁化率特征第27-28页
    3.3 粒度测量及剖面粒度特征第28-31页
        3.3.1 粒度测量方法第28-29页
        3.3.2 杨陵、蔡家坡剖面粒度特征第29-31页
    3.4 碳酸钙测量及剖面特征第31-33页
        3.4.1 碳酸钙测量方法第31页
        3.4.2 杨陵、蔡家坡剖面碳酸钙特征第31-33页
    3.5 孢粉测定及其特征分析第33-40页
        3.5.1 孢粉实验室分析与鉴定方法第33-34页
        3.5.2 杨陵剖面孢粉组合分析第34-37页
        3.5.3 蔡家坡剖面孢粉组合分析第37-40页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南缘气候演变特征及区域对比第40-49页
    4.1 气候演化过程与特征第40-45页
        4.1.1 杨陵剖面气候记录的特征第40-42页
        4.1.2 蔡家坡剖面气候记录的特征第42-45页
    4.2 区域及远程对比第45-49页
        4.2.1 与黄土高原区气候记录的对比第45-47页
        4.2.2 与中国北方地区环境变化记录的对比第47页
        4.2.3 与冰芯记录的对比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主要结论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工工艺及合金元素Cu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超深井钻柱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动态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