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北弱生态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1.2.1 西北弱生态区第13页
        1.2.2 产业生态化第13-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1 理论意义第14页
        1.3.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文章结构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3页
    2.1 弱生态区第17-18页
    2.2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第18-19页
        2.2.1 国外研究第18页
        2.2.2 国内研究第18-19页
    2.3 产业生态化第19-22页
        2.3.1 国外研究第19-20页
        2.3.2 国内研究第20-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西北弱生态区产业生态化的动力机制第23-35页
    3.1 产业生态化的利益驱动机制第24-26页
        3.1.1 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第24-26页
        3.1.2 社会利益驱动机制第26页
    3.2 产业生态化的资金支持机制第26-29页
        3.2.1 政府投资支持机制第27-28页
        3.2.2 企业投融资支持机制第28-29页
    3.3 产业生态化的技术促进机制第29-31页
        3.3.1 政府支持的生态技术促进机制第29-30页
        3.3.2 企业研发的生态技术促进机制第30-31页
    3.4 产业生态化的伦理激励机制第31-33页
        3.4.1 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促进机制第31-32页
        3.4.2 企业的生态经营观促进机制第32-33页
    3.5 产业生态化的制度保障机制第33-35页
        3.5.1 市场制度保障机制第33-34页
        3.5.2 政府强制性制度保障机制第34-35页
4.西北弱生态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分析第35-54页
    4.1 微观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第35-41页
        4.1.1 清洁生产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第35-36页
        4.1.2 清洁生产在甘肃的实践第36-41页
    4.2 中观层面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第41-46页
        4.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及生态化特点第41-42页
        4.2.2 生态工业园在甘肃的实践第42-46页
    4.3 宏观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第46-54页
        4.3.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生态化原则第46页
        4.3.2 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第46-48页
        4.3.3 循环经济在甘肃的实践第48-54页
5.西北弱生态区产业生态化的对策建议第54-59页
    5.1 强化保障,明晰职责,促进清洁生产第54-55页
        5.1.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企业清洁技术研发第54页
        5.1.2 明晰自然资源产权,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第54-55页
    5.2 严格管控,加快转型,构建工业生态园第55-56页
        5.2.1 严格企业入住标准,限制园区内污染型企业的发展第55-56页
        5.2.2 发展生态产业,延长生态产业链,形成园区生态产业网络第56页
    5.3 加强扶持,集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第56-59页
        5.3.1 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第56-57页
        5.3.2 完善投资环境,吸引生态企业投资入住,形成产业共生关系第57-59页
6.结论第59-61页
    6.1 本文总结第59页
    6.2 存在的不足第59-60页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贵州省小微企业网贷信用评级研究--以“乾贷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