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交通流量监测技术及隐私保护 | 第16-17页 |
1.2.1 交通流量监测技术 | 第16页 |
1.2.2 智能交通系统的隐私保护问题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20-28页 |
2.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第20-21页 |
2.1.1 车载自组网 | 第20页 |
2.1.2 智能交通系统 | 第20-21页 |
2.2 相关数学知识 | 第21-24页 |
2.2.1 大整数分解问题 | 第21-22页 |
2.2.2 有限域 | 第22-24页 |
2.3 同态加密技术 | 第24-25页 |
2.3.1 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3.2 Paillier同态加密技术 | 第25页 |
2.4 数字签名技术 | 第25-27页 |
2.4.1 数字签名 | 第25-26页 |
2.4.2 数字签名的功能 | 第26页 |
2.4.3 基于双线性对的 BLS 短签名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智能交通系统环境下用户隐私保护的流量分析方案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系统模型与安全需求 | 第29-32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29-30页 |
3.2.2 安全需求 | 第30-31页 |
3.2.3 设计目标 | 第31-32页 |
3.3 具体方案 | 第32-36页 |
3.3.1 系统初始化 | 第32-33页 |
3.3.2 用户数据的产生 | 第33-34页 |
3.3.3 初步聚合 | 第34页 |
3.3.4 最终聚合及车流量分析 | 第34-36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方案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38-58页 |
4.1 方案总体设计 | 第38-39页 |
4.2 方案各功能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7页 |
4.2.1 可信权威机构端设计 | 第39-40页 |
4.2.2 用户端设计 | 第40-43页 |
4.2.3 道路基础单元 | 第43-45页 |
4.2.4 交通管理中心 | 第45-47页 |
4.3 系统功能测试 | 第47-53页 |
4.3.1 测试环境 | 第47-48页 |
4.3.2 功能测试 | 第48-53页 |
4.4 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4.4.1 计算开销 | 第53-55页 |
4.4.2 通信开销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