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1页
        1. 选题背景第9页
        2. 选题意义第9-11页
    (二) 具体研究思路第11-12页
    (三)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页
        1. 主要创新第12页
        2. 不足之处第12页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五)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第17-18页
一、城镇化相关概述第18-25页
    (一) 关于城镇化第18-20页
        1. 城镇化的概念第18页
        2. 城镇化的本质第18-19页
        3. 城镇化、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第19-20页
    (二) 城镇化水平测算方法第20-22页
        1. 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第20页
        2. 人口比重指标法第20-21页
        3. 调整系数法第21页
        4. 本文采用的测算方法第21-22页
    (三)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意义第22-25页
        1.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第22页
        2.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第22页
        3. 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22-24页
        4. 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第24-25页
二、广西城镇化的进程、取得的成绩及发展特征第25-35页
    (一) 广西城镇化的进程第25-26页
        1. 恢复起步时期1949-1957第25页
        2. 大起大落时期1958-1978第25页
        3. 稳步发展时期1979-2003第25-26页
        4. 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第26页
    (二)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第26-32页
        1. 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第26-28页
        2. 城镇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人口规模不断提高第28-29页
        3. 城镇产业结构逐步改善第29-30页
        4. 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30-32页
    (三) 广西城镇化进程的特征第32-35页
        1. 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偏低第32-33页
        2. 以区位优势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第33-34页
        3.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城镇动力机制第34-35页
三、广西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5-47页
    (一)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1. 各市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大,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第35-38页
        2. 城镇化综合质量整体偏低,缺乏后续动力第38页
        3.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协调第38-39页
        4. “半城镇化”问题突出第39-40页
    (二) 广西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成因分析第40-45页
        1. 广西城镇化问题的成因定性分析第40-43页
        2. 广西城镇化问题的成因定量分析第43-45页
    (三) 结论第45-47页
四、加快广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第47-51页
    (一) 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第47-48页
        1. 积极引导资源向小城市倾斜第47页
        2. 提高城市间产业互动第47-48页
    (二) 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确保城镇化“量”与“质”同步发展第48-49页
        1. 减少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第48页
        2. 加快城镇化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第48-49页
    (三) 以“就业转型”促“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城镇就业机会第49-50页
        1. 以“新经济”带动就业的发展第49页
        2. 鼓励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第49-50页
    (四) 推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第50-51页
        1. 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缩小城乡社会福利水平差距第50页
        2. 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让农村居民真正融入到城市中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以长春市某小学为例
下一篇:中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