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绥化大唐热电发电厂电气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效第11-13页
        1.3.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1.3.2 预期成效第12-13页
第2章 绥化电力系统用电平衡与接入系统方案第13-17页
    2.1 绥化电力系统概况第13-14页
        2.1.1 绥化供电地区电力系统现状第13页
        2.1.2 大唐绥化热电厂概况第13-14页
    2.2 绥化地区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第14页
        2.2.1 绥化地区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第14页
    2.3 电量平衡第14-15页
    2.4 超临界供热机组接入系统方案第15-16页
    2.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3章 超临界供热机组电气主接线系统研究第17-29页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要求、依据及内容第17-18页
        3.1.1 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第17页
        3.1.2 主接线的设计依据第17-18页
        3.1.3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内容第18页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第18-21页
        3.2.1 主接线方式第18页
        3.2.2 发电机‐变压器回路接线第18-21页
        3.2.3 220kV配电装置接线第21页
        3.2.4 220kV起动/备用电源接线第21页
    3.3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第21-22页
        3.3.1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第21-22页
        3.3.2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第22页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第22-28页
        3.4.1 短路电流计算依据第22页
        3.4.2 短路电流计算第22-28页
        3.4.3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第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超临界供热机组电气系统调度自动化方式研究第29-38页
    4.1 调度自动化现状第29页
        4.1.1 黑龙江省调第29页
        4.1.2 绥化地调第29页
        4.1.3 500kV兴福变电所第29页
    4.2 超临界供热机组电气系统调度管理关系第29页
    4.3 远动信息及传输第29-31页
        4.3.1 远动信息第29-30页
        4.3.2 远动信息传输及通信规约第30-31页
    4.4 超临界供热机组自动发电控制第31-32页
        4.4.1 控制方式第31页
        4.4.2 AGC命令的接收第31页
        4.4.3 AGC负荷分配功能第31-32页
        4.4.5 信息交换第32页
    4.5 超临界供热机组调度自动化设备配置第32-34页
        4.5.1 大唐绥化热电厂第32-34页
        4.5.2 60kV兴福变电所第34页
        4.5.3 黑龙江省调及绥化地调第34页
    4.6 超临界供热机组电量计费系统第34-36页
        4.6.1 上网电量点设置第35页
        4.6.2 电量计费系统概况第35页
        4.6.3 设备配置方案第35页
        4.6.4 电能量系统传输方式第35页
        4.6.5 信息传输内容第35-36页
    4.7 超临界供热机组数据网络第36页
    4.8 超临界供热机组安全防护第36-37页
    4.9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超临界供热机组用电系统设计第38-52页
    5.1 超临界供热机组用电系统设计依据及内容第38-40页
        5.1.1 厂用电系统设计依据第38页
        5.1.2 厂用电系统第38-40页
    5.2 高压厂用电接线第40页
        5.2.1 6kV厂用电接线第40页
        5.2.2 起动/备用变压器接线第40页
    5.3 低压厂用电接线第40-41页
    5.4 柴油发电机机组第41页
    5.5 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第41-46页
        5.5.1 导体及设备选择的依据和原则第41页
        5.5.2 导体参数计算第41-46页
    5.6 其他主要设备选型第46-51页
        5.6.1 发电机选型第46-47页
        5.6.2 主变压器选型第47页
        5.6.3 220kV电气设备选型第47-50页
        5.6.4 断路器选型第50页
        5.6.5 隔离开关选型第50-51页
        5.6.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型第51页
    5.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总结第52-54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52页
    6.2 预期研究目标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和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直播的品牌营销传播研究
下一篇:传播学视域下我国体验式真人秀节目研究--以《咱们穿越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