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概述 | 第9-15页 |
(一) 融资融券业务的内涵和特点 | 第9-11页 |
1. 融资融券业务的内涵 | 第9页 |
2. 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 | 第9-11页 |
(二)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的法律关系 | 第11-12页 |
1. 担保法律关系 | 第11页 |
2. 信托法律关系 | 第11-12页 |
(三) 当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法律监管制度 | 第12-15页 |
1.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监管体制 | 第13-14页 |
2.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监管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14-15页 |
二、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一)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 信托法律关系构架的困境 | 第15页 |
2. 让与担保法律定性的问题 | 第15-17页 |
(二) 我国融资融券资产证券化(ABS)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1. 对特殊目的机构(SPV)的监管缺位 | 第17-18页 |
2. 融资融券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估问题 | 第18-19页 |
(三)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法律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 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协调互动问题 | 第19-20页 |
2. 监管处罚的法律责任体系有待完善 | 第20页 |
三、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20-27页 |
(一)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中法律关系的完善 | 第20-22页 |
1. 引入宣言信托调整融资融券信托法律关系 | 第20-21页 |
2. 融资融券让与担保的立法构建 | 第21-22页 |
(二) 我国融资融券资产证券化的完善 | 第22-24页 |
1. 建立和健全对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规制 | 第22-23页 |
2. 加强对融券资产证券化信用评估的管理 | 第23-24页 |
(三)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法律监管体制的完善 | 第24-27页 |
1. 发达国家(地区)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衔接经验的借鉴 | 第24-26页 |
2.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监管法律责任体系的建议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