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5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3.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问卷法 | 第15页 |
1.4.2 小组工作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D市强制戒毒中心基本情况 | 第17-21页 |
2.1 D市强制戒毒中心 | 第17页 |
2.2 戒毒学员自然情况 | 第17-18页 |
2.3 戒毒中心学员的吸毒状况 | 第18-21页 |
2.3.1 所吸毒品的种类 | 第18页 |
2.3.2 戒毒中心戒毒效果及评价 | 第18-19页 |
2.3.3 首次吸毒的途径与吸毒同辈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戒毒青少年社会康复需求评估 | 第21-24页 |
3.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21-22页 |
3.1.1 戒毒青少年的年龄界定 | 第21页 |
3.1.2 群体特征 | 第21-22页 |
3.2 戒毒青少年社会支持情况 | 第22-23页 |
3.3 戒毒青少年同伴支持情况 | 第23页 |
3.4 总结分析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 | 第24-37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4.2 小组工作目标 | 第24页 |
4.3 小组成员招募 | 第24-25页 |
4.4 小组特征 | 第25页 |
4.5 小组活动过程 | 第25-33页 |
4.5.1 小组社会工作伦理 | 第25页 |
4.5.2 小组活动设计 | 第25-33页 |
4.6 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 第33-37页 |
4.6.1 研究问题 | 第33页 |
4.6.2 评估方法 | 第33-34页 |
4.6.3 过程评估 | 第34页 |
4.6.4 结果评估 | 第34-37页 |
第五章 戒毒青少年社会康复建议 | 第37-40页 |
5.1 积极重视戒毒青少年同伴支持的作用 | 第37页 |
5.2 利用小组工作模式发展戒毒青少年同伴支持 | 第37-38页 |
5.3 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发力帮助戒毒青少年实现社会康复目标 | 第38-40页 |
5.3.1 积极采取社区戒毒康复的模式 | 第38页 |
5.3.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引进“庇护工厂”制度 | 第38页 |
5.3.3 政府加大对禁毒工作的支持力度 | 第38-39页 |
5.3.4 注重家庭层面的支持 | 第39页 |
5.3.5 积极促进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强制戒毒中心学员基本情况问卷 | 第44-46页 |
附录B 社会支持量表 | 第46-48页 |
附录C 访谈提纲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