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酒店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管理诊断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预计目标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采购及采购环节 | 第17页 |
2.1.2 采购成本 | 第17页 |
2.1.3 内部控制涵义演变过程 | 第17-18页 |
2.2 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关键点及缺陷 | 第18-19页 |
2.2.1 采购成本计划管理 | 第18页 |
2.2.2 供应商管理 | 第18-19页 |
2.2.3 验收管理 | 第19页 |
2.3 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SA酒店现有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现状 | 第20-28页 |
3.1 SA酒店概况 | 第20-23页 |
3.1.1 酒店基本情况 | 第20页 |
3.1.2 酒店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1.3 酒店成本概况 | 第21-23页 |
3.2 SA酒店采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 第23-24页 |
3.2.1 SA酒店采购的重要性 | 第23页 |
3.2.2 SA酒店采购特点 | 第23-24页 |
3.3 SA酒店采购内部管理 | 第24-28页 |
3.3.1 采购岗位职责 | 第24-25页 |
3.3.2 采购流程图 | 第25页 |
3.3.3 采购项目审批流程 | 第25-26页 |
3.3.4 供应商选择 | 第26页 |
3.3.5 采购项目验收 | 第26页 |
3.3.6 采购项目结算 | 第26-28页 |
第四章 SA酒店采购环节内部控制问题诊断 | 第28-32页 |
4.1 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诊断原理 | 第28页 |
4.2 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环境诊断 | 第28-29页 |
4.2.1 缺乏完善人力资源制度 | 第28页 |
4.2.2 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 第28页 |
4.2.3 采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4.2.4 采购流程不够完善 | 第29页 |
4.3 采购环节风险评估诊断 | 第29页 |
4.3.1 采购风险识别能力有待提升 | 第29页 |
4.3.2 缺乏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 | 第29页 |
4.4 采购环节控制活动诊断 | 第29-31页 |
4.4.1 采购计划和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 第29-30页 |
4.4.2 采购方式单一 | 第30页 |
4.4.3 采购验收环节不规范 | 第30页 |
4.4.4 仓库管理不规范 | 第30页 |
4.4.5 物品领用控制不到位 | 第30-31页 |
4.5 采购环节信息与沟通诊断 | 第31页 |
4.6 采购环节管理监督诊断 | 第31页 |
4.7 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诊断总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SA酒店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解决方案 | 第32-43页 |
5.1 强化采购内部控制环境 | 第32-35页 |
5.1.1 提升管理层对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的意识 | 第32页 |
5.1.2 制定完善人力资源制度 | 第32-34页 |
5.1.3 调整组织结构 | 第34页 |
5.1.4 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5.1.5 优化采购流程 | 第35页 |
5.2 提高采购风险评估意识 | 第35-37页 |
5.2.1 提升采购风险识别能力 | 第35-36页 |
5.2.2 建立供应商的风险评估体系 | 第36-37页 |
5.3 增强采购环节控制活动有效性 | 第37-40页 |
5.3.1 加强采购计划并落实采购预算 | 第37-38页 |
5.3.2 增加采购方式 | 第38-39页 |
5.3.3 加强验收环节的控制 | 第39页 |
5.3.4 规范仓库管理 | 第39-40页 |
5.3.5 完善物资领用控制 | 第40页 |
5.4 强化采购环节的信息与沟通 | 第40-41页 |
5.4.1 加强使用部门与采购部的信息与沟通 | 第40-41页 |
5.4.2 加强采购部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 第41页 |
5.5 强化采购环节的监督力度 | 第41-43页 |
5.5.1 加强内部审计职能 | 第41页 |
5.5.2 构建监督体系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6.1 结论 | 第43-44页 |
6.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