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研究--以乌兰浩特市Y高中小Z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5页
    0.1 研究背景第10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0.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0.3.1 选题的目的第12-13页
        0.3.2 选题的意义第13页
    0.4 研究方法第13页
        0.4.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0.4.2 个案分析法第13页
        0.4.3 深度访谈法第13页
    0.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0.5.1 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0.5.2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1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第15-18页
    1.1 相关概念第15页
        1.1.1 厌学心理和行为第15页
        1.1.2 自我概念第15页
    1.2 理论基础第15-16页
        1.2.1 认知行为ABC理论第15-16页
        1.2.2 增能理论第16页
    1.3 个案工作方法第16-18页
        1.3.1 个案工作含义第16页
        1.3.2 个案工作目标第16页
        1.3.3 个案工作原则第16-17页
        1.3.4 个案工作程序第17-18页
2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现状、表现、原因及处理方式第18-23页
    2.1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现状第18-19页
        2.1.1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现状调查第18页
        2.1.2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情况调查数据分析第18-19页
    2.2 青少年厌学行为的表现第19-20页
        2.2.1 在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第19页
        2.2.2 学习无动力第19-20页
        2.2.3 学习没有目标第20页
        2.2.4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第20页
    2.3 青少年厌学行为的原因第20-21页
        2.3.1 自身原因第20页
        2.3.2 学校原因第20页
        2.3.3 家庭原因第20页
        2.3.4 社会原因第20-21页
    2.4 青少年厌学行为现有处理方式第21-23页
        2.4.1 学校为主的学生厌学现象处理方式第21页
        2.4.2 家庭方面对学生厌学现象处理方式第21-23页
3 社会工作介入到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分析第23-41页
    3.1 案例背景第23页
        3.1.1 案主个人基本情况第23页
        3.1.2 案主家庭环境第23页
    3.2 接案第23-25页
        3.2.1 接案原因第23页
        3.2.2 接案前案主行为的表现第23-24页
        3.2.3 社工对案主厌学行为的评析第24-25页
    3.3 预估第25-26页
        3.3.1 案主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3.3.2 案主需求第26页
    3.4 计划第26-28页
        3.4.1 计划方案第26-27页
        3.4.2 计划目标第27页
        3.4.3 个案计划书第27-28页
    3.5 介入第28-37页
        3.5.1 介入初期:收集资料与问题诊断(1-3次)第28-32页
        3.5.2 介入中期:制定服务计划并实施(4-7次)第32-35页
        3.5.3 介入后期:成果评估与巩固(8-10次)第35-37页
    3.6 评估第37-38页
        3.6.1 服务计划实施评估第37页
        3.6.2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第37-38页
        3.6.3 专业方法运用情况的评估第38页
    3.7 结案第38-41页
        3.7.1 结案原因第38页
        3.7.2 案主改变情况:第38-41页
4 结论与建议第41-46页
    4.1 研究的结论第41页
    4.2 对策建议第41-46页
        4.2.1 个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41-42页
        4.2.2 家庭要营造欢乐的环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第42-44页
        4.2.3 学校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并加强厌学心理辅导第44-45页
        4.2.4 社会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使文化经营者增强社会责任感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一: 厌学量表第49-51页
附录二: 高中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亲情权益法律问题分析--以沈阳市松浦博爱养护中心老人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心理融入问题研究--以天津市X商场小A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