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学习机会公平视角下的课堂提问研究

论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4-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7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7-19页
        (一) 理论意义第17页
        (二) 实践意义第17-19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19-36页
    一、学习机会及其公平研究第19-25页
        (一) 学习机会及其公平的内涵理解第20-22页
        (二) 学习机会公平的基本判断原则第22-23页
        (三) 学习机会公平相关研究的类型第23-25页
    二、课堂提问及其公平研究第25-34页
        (一) 课堂提问的概念与功能第25-28页
        (二) 课堂提问的问题的分类模式第28-31页
        (三) 课堂提问相关公平研究的类型第31-34页
    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第34-36页
        (一) 已有研究多分布于课堂教学研究中第34-35页
        (二) 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第35页
        (三) 已有研究的分析多集中于教师层面第35-3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36-49页
    一、罗尔斯正义原则第36-40页
        (一) "作为公平的正义"第36-37页
        (二)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第37-40页
    二、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第40-43页
        (一) 布卢姆对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第40-42页
        (二) 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的问题分类第42-43页
    三、布罗菲—古德(Brophy-Good)双向互动系统第43-45页
        (一) 双向互动系统第43-44页
        (二) 双向互动系统对提问理答的分类第44-45页
    四、小结暨分析框架第45-49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第49-68页
    一、研究问题第49-50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50-53页
        (一) 课堂提问第50页
        (二) 学习机会第50-51页
        (三) 公平与学习机会公平第51-53页
    三、研究方法第53-56页
        (一) 课堂观察法第53-55页
        (二) 访谈调查法第55-56页
    四、研究过程第56-68页
        (一) 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思路的确定第57-59页
        (二) 课堂提问观察量表的研制与操作第59-64页
        (三) 课堂观察对象的确定与观察过程第64-66页
        (四) 访谈设计与过程第66-68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68-96页
    一、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回答机会第68-74页
        (一) 不同学科、年级、课型中学生回答机会的总体分布第68-71页
        (二) 不同性别、职务、学业水平学生的回答机会第71-74页
    二、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第74-81页
        (一) 教师提问问题类型的难度与广度第75-76页
        (二)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设计第76-78页
        (三) 不同性别、职务、学业水平的学生被提问的问题类型第78-81页
    三、课堂提问中教师的叫答方式第81-87页
        (一) 教师课堂提问采用的叫答方式第81-82页
        (二) 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提问的叫答方式第82-84页
        (三) 教师对不同性别、职务、学业水平的学生采用的叫答方式第84-87页
    四、课堂提问中教师的理答与反馈第87-96页
        (一) 教师的理答与反馈第88-90页
        (二)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的理答与反馈第90-91页
        (三) 教师对不同性别、职务、学业水平学生的理答与反馈第91-9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96-117页
    一、主要结论第96-106页
        (一) 不同性别、职务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同的对待第97-99页
        (二) 不同学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对待,但合理性有限第99-103页
        (三) 学力较差及特殊情况的学生得到照顾,但未常态化第103页
        (四) 教师存在零散的公平意识,尚未形成正确的认知第103-106页
    二、讨论与建议第106-117页
        (一) 理解课堂提问中学习机会公平的内涵第106-109页
        (二) 化解提问中学习机会公平实现的困境第109-111页
        (三) 提高教师对学习机会公平的系统认知第111-113页
        (四) 提升教师在技术层面落实公平的素质第113-117页
结语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附录一: 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第122-123页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第123-124页
后记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批判性思维倾向在具体学科中的培养--以高中历史为例
下一篇: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