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频出 | 第9页 |
(二)社会的呼唤与期待 | 第9-10页 |
(三)个人的研究兴趣 | 第10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 | 第10-11页 |
(二)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三)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 | 第12页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8页 |
(一)关于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的研究 | 第12-16页 |
(二)关于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建议研究 | 第16-18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0-2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一)问卷对象 | 第20页 |
(二)访谈对象 | 第20-21页 |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1-22页 |
(一)问卷法 | 第21页 |
(二)访谈法 | 第21-22页 |
(三)个案法 | 第22页 |
三、研究的步骤 | 第22-28页 |
(一)查阅文献资料 | 第22页 |
(二)确定研究思路和工具 | 第22页 |
(三)问卷编制与访谈提纲编制 | 第22-27页 |
(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68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的现状分析 | 第28-57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现状的总体分析 | 第28页 |
(二)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28-57页 |
二、幼儿教师不同阶段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的分析 | 第57-68页 |
(一)入职调试期预防策略的分析(1—2 年) | 第58-61页 |
(二)工作适应期预防策略的分析(2—3 年) | 第61-62页 |
(三)职业瓶颈期预防策略的分析(3—6 年) | 第62-64页 |
(四)自立成长期预防策略的分析(6—9 年) | 第64-65页 |
(五)稳步成熟期预防策略的分析(9 年以后) | 第65-6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8-73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的现状探讨 | 第68-70页 |
(一)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总体现状的讨论 | 第68页 |
(二)幼儿教师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第68-70页 |
二、幼儿教师不同阶段不适宜行为预防策略的研究探讨 | 第70-73页 |
(一)在入职调试期师徒帮带和入职培训预防策略的凸显 | 第71页 |
(二)在工作适应期监督和奖惩策略预防效果良好 | 第71-72页 |
(三)在职业瓶颈期反省和人文关怀预防反应良好 | 第72页 |
(四)在自立成长期自我监控和自修预防效果突出 | 第72页 |
(五)在稳步成熟期社会舆论预防策略有待重视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3页 |
二、教育建议 | 第73-77页 |
(一)宏观预防干预策略方面 | 第74-75页 |
(二)微观预防干预策略方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