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一)学校管理效能改革实践的需要 | 第10-11页 |
(二)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理论水平的需要 | 第11页 |
(三)导师课题及个人兴趣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 | 第13-22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 第23-26页 |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 第26-28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学校管理效能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29-32页 |
一、“效能”、“学校效能”、“学校管理效能”与“学校管理效能改革” | 第29-30页 |
二、“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 | 第30-31页 |
三、“三效管理”的概念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以“三效管理”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保障的理论研究 | 第32-45页 |
一、昌乐外国语学校“三效管理”之“涵” | 第32-37页 |
(一)“三效管理”的理论实质 | 第32-35页 |
(二)“三效管理”的理论特征 | 第35-36页 |
(三)“三效管理”的价值意义 | 第36-37页 |
二、昌乐外国语学校“三效管理”之“缘” | 第37-40页 |
(一)“三效管理”的思想基础 | 第37-39页 |
(二)“三效管理”的现实逻辑 | 第39-40页 |
三、昌乐外国语学校“三效管理”之“力” | 第40-45页 |
(一)“三效管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机制 | 第41-43页 |
(二)“三效管理”实践体系的设计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以“三效管理”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保障的实践研究 | 第45-66页 |
一、设定目标明确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方向 | 第45-52页 |
(一)把控式发展目标长远规划学生核心素养 | 第45-47页 |
(二)深入式发展目标具体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 第47-50页 |
(三)保障式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学生核心素养 | 第50-52页 |
二、创设机构搭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平台 | 第52-54页 |
(一)决策平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进程的始发站 | 第52-53页 |
(二)传达平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进程的中转站 | 第53-54页 |
(三)决策执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进程的终点站 | 第54页 |
三、完善制度确保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实现 | 第54-58页 |
(一)机构制度使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渠道更便捷 | 第55-56页 |
(二)工作制度使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过程更细化 | 第56-57页 |
(三)人事制度使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机制更完善 | 第57-58页 |
四、配置资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进程 | 第58-61页 |
(一)优质教师团队,充盈学生知识文化 | 第58-59页 |
(二)充足教育经费,支撑学生素养教育 | 第59-60页 |
(三)先进硬件设施,有助学生素质发展 | 第60-61页 |
(四)最新资料讯息,拓展学生创新意识 | 第61页 |
五、强化监督保障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 | 第61-66页 |
(一)细化健全督查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 第62页 |
(二)科学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学生学习生活 | 第62-64页 |
(三)合理设计督查方式,检验学生日常表现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