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微波输能技术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本微波整流电路及原理 | 第15-21页 |
2.1 半波整流电路 | 第15-17页 |
2.2 全波整流电路 | 第17-18页 |
2.3 并联式整流电路 | 第18-19页 |
2.4 整流二极管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径向波导-鳍线阵功率分配网络的研究 | 第21-44页 |
3.1 功率分配网络的分类 | 第21-23页 |
3.1.1 芯片级 | 第21-22页 |
3.1.2 电路级 | 第22-23页 |
3.1.3 空间级 | 第23页 |
3.2 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 第23-33页 |
3.2.1 基于矩形波导的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 第24-26页 |
3.2.2 基于径向波导的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 第26-33页 |
3.3 径向波导鳍线阵功分网络 | 第33-39页 |
3.4 同轴TEM到圆波导TM01模式转换器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鳍线的微波整流电路设计 | 第44-51页 |
4.1 基于鳍线的谐波抑制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44-47页 |
4.2 隔离鳍线的设计 | 第47-48页 |
4.3 基于鳍线的整流电路设计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大功率微波固态整流系统的整体仿真加工与测试 | 第51-58页 |
5.1 联合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51-55页 |
5.2 实物的加工 | 第55-57页 |
5.3 样机的测试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