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

滚动轴承滚子—滚道接触界面表面形貌效应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弹流润滑简介第15-18页
        1.2.1 Reynolds方程简介第16-17页
        1.2.2 Hertz弹性接触理论简介第17页
        1.2.3 表面弹性变形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1 考虑粗糙表面形貌的点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第18页
        1.3.2 滚道表面形貌对轴承性能的影响第18-19页
        1.3.3 激光微织构对点、线接触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第19-2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0-21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内圈滚道表面形貌设计制造及测量第23-2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轴承内圈滚道表面形貌设计第23页
    2.3 滚道表面加工制造第23-26页
        2.3.1 YLP-F10光纤激光打标机第23-24页
        2.3.2 E-RSC100型标准旋转工作台第24页
        2.3.3 深沟球轴承内圈外滚道的激光微织构过程第24-25页
        2.3.4 激光微织构表面后处理第25-26页
    2.4 微织构表面形貌测量第26-28页
        2.4.1 Talysurf CCI Lite非接触式三维光学形貌仪第26-27页
        2.4.2 微织构表面三维形貌测量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滚动轴承点接触界面的弹性变形研究第29-39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弹性变形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9-31页
    3.3 表面形貌重构第31-33页
    3.4 实例分析第33-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滚动轴承滚道表面形貌表征及分析第39-51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ISO/TS CD 25178-2:2006 三维形貌表征参数第39-42页
        4.2.1 高度参数第39-40页
        4.2.2 空间参数第40-41页
        4.2.3 混合参数第41页
        4.2.4 功能参数第41-42页
        4.2.5 特征参数第42页
    4.3 滚道表面三维形貌表征参数测量结果第42页
    4.4 ISO25178三维形貌表征参数变形规律第42-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内圈滚道表面形貌效应试验初探第51-59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机简介第51-55页
        5.2.1 试验机主体第52-53页
        5.2.2 液压加载系统第53页
        5.2.3 润滑系统第53页
        5.2.4 驱动系统第53-54页
        5.2.5 温度测试装置第54页
        5.2.6 计算机监控系统第54-55页
    5.3 滚动轴承试验规范第55页
    5.4 6010 深沟球轴承性能测试第55-58页
        5.4.1 试验方案选取第55页
        5.4.2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滑模控制的纯电动汽车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汽车铝合金前盖滚边工艺仿真研究及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