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模控制的纯电动汽车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7-23页 |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2.2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3 安全距离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建模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纯电动汽车动力学建模 | 第25-26页 |
2.3 纯电动汽车整车参数匹配设计 | 第26-30页 |
2.3.1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 第26-28页 |
2.3.2 电机—变速器一体化建模 | 第28-30页 |
2.4 车辆逆纵向动力学模型 | 第30-33页 |
2.4.1 执行机构切换逻辑 | 第30-31页 |
2.4.2 制动模型 | 第31-32页 |
2.4.3 加速模型 | 第32-33页 |
2.5 纵向制动避撞系统结构框架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纯电动汽车纵向制动避撞系统研究 | 第35-49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安全间距策略制定 | 第35-38页 |
3.2.1 CTH策略分析 | 第36页 |
3.2.2 VTH策略分析 | 第36-37页 |
3.2.3 间距策略仿真分析 | 第37-38页 |
3.3 距离跟踪误差稳定性的证明 | 第38-39页 |
3.4 车间纵向动力学建模 | 第39-42页 |
3.4.1 车间相对速度的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3.4.2 车间纵向动力学系统模型 | 第40-42页 |
3.5 控制器的设计 | 第42-45页 |
3.5.1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 | 第42-43页 |
3.5.2 系统上层控制器设计 | 第43-45页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汽车侧向换道及操纵稳定性研究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直线道路车辆换道轨迹规划 | 第50-53页 |
4.2.1 横摆角参考模型 | 第50-53页 |
4.3 汽车操纵稳定性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4.3.1 汽车运动方程 | 第53-54页 |
4.3.2 车辆运动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 | 第54-55页 |
4.4 汽车操纵稳定性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55-58页 |
4.4.1 操纵稳定性滑模自适应控制 | 第55-56页 |
4.4.2 理想参考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4.4.3 控制器的设计 | 第57-58页 |
4.4.4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8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总结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