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天津银行的战略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理论综述第11-12页
        1.3.1 国外理论综述第11页
        1.3.2 国内理论综述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第14-27页
    2.1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14-15页
    2.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第15-17页
    2.3 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第17-18页
    2.4 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第18-23页
        2.4.1 互联网支付第18-19页
        2.4.2 P2P借贷第19-21页
        2.4.3 资金理财第21页
        2.4.4 网络货币第21-22页
        2.4.5 众筹融资第22-23页
    2.5 互联网金融特点第23-24页
        2.5.1 交易成本低第23页
        2.5.2 用户群大第23页
        2.5.3 创造新型金融产品第23-24页
        2.5.4 效率高第24页
    2.6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第24-27页
        2.6.1 监管风险第24-25页
        2.6.2 金融风险第25-26页
        2.6.3 技术风险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现状第27-37页
    3.1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第27页
    3.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的影响第27-29页
        3.2.1 银行业脱媒化第28页
        3.2.2 民营银行出现第28-29页
    3.3 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第29-31页
        3.3.1 我国银行业生命周期第29-30页
        3.3.2 网上银行发展规模第30页
        3.3.3 手机银行发展规模第30-31页
    3.4 我国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31-34页
        3.4.1 自建电商平台第31-32页
        3.4.2 智慧银行第32-33页
        3.4.3 在线财富管理第33-34页
        3.4.4 直销银行第34页
    3.5 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模式第34-37页
        3.5.1 线上P2P模式第34-35页
        3.5.2 综合互联网金融模式第35页
        3.5.3 第三方支付模式第35-36页
        3.5.4 资讯服务提供模式第36-37页
第四章 天津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发展第37-44页
    4.1 天津银行简介第37-38页
    4.2 天津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38-41页
        4.2.1 网上银行第39页
        4.2.2 微信银行第39-40页
        4.2.3 手机银行第40-41页
        4.2.4 天天宝第41页
        4.2.5 医指通第41页
        4.2.6 商旅通第41页
    4.3 运用SWOT模型分析天津银行第41-42页
        4.3.1 天津银行的竞争优势第41-42页
        4.3.2 天津银行的竞争劣势第42页
        4.3.3 天津银行的机会第42页
        4.3.4 天津银行面临的威胁第42页
    4.4 天津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差距第42-44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天津银行发展的战略第44-52页
    5.1 思维互联网化第44-45页
    5.2 建设大数据模式第45-46页
    5.3 产品互联网化第46-47页
    5.4 经营模式互联网化第47页
    5.5 渠道互联网化第47-48页
    5.6 完善风险控制第48-49页
    5.7 提升专业水平第49-50页
    5.8 变革考核机制第50页
    5.9 与第三方合作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发展展望第52-54页
    6.1 总结第52页
    6.2 发展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ZX工业园区O2O商业运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