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运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票据市场类型第9-10页
        1.1.2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第10-11页
        1.1.3 互联网票据平台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理论层面第13-14页
        1.2.2 实践层面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5.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互联网票据平台发展现状第20-29页
    2.1 银行承兑汇票流通市场概述第20-24页
        2.1.1 银行承兑汇票的分类及发展现状第20页
        2.1.2 纸票流通市场的交易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2.1.3 票据电子化的趋势与未来第23-24页
    2.2 互联网票据平台的概念与界定第24-26页
        2.2.1 概念阐述第24-25页
        2.2.2 与传统票据流通市场的区别第25页
        2.2.3 做市商交易与撮合交易的区别第25-26页
    2.3 互联网票据平台种类第26-28页
    2.4 互联网票据平台运行方式第28-29页
第三章 影响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的因素分析第29-42页
    3.1 影响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的宏观因素分析第29-31页
        3.1.1 政治因素分析第29-30页
        3.1.2 经济因素分析第30-31页
    3.2 影响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的微观因素分析第31-33页
    3.3 基于IFE矩阵分析的战略选择第33-42页
        3.3.1 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第34-36页
        3.3.2 运用IFE矩阵分析确定战略方向第36-39页
        3.3.3 劣势影响因素的控制与反馈第39-42页
第四章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构建基础第42-47页
    4.1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分析第42-45页
    4.2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构建基础第45-47页
        4.2.1 角色定位第45页
        4.2.2 交易类型第45页
        4.2.3 交易标的第45页
        4.2.4 参与主体第45-46页
        4.2.5 参与主体的跨边网络效应第46-47页
第五章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机制设计第47-60页
    5.1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结构及流程设计第47-49页
        5.1.1 基于买方、卖方、担保方的票据交易平台结构设计第47-48页
        5.1.2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设计第48-49页
    5.2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运行机制设计第49-57页
        5.2.1 形成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机制第49-50页
        5.2.2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第50-52页
        5.2.3 建立有力的背书担保机制第52-53页
        5.2.4 建立可靠的风险防控机制第53-55页
        5.2.5 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第55-57页
    5.3 互联网票据交易平台实例分析——票金所第57-60页
总结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AHP的半导体分选设备维修劳动定额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天津银行的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