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PCV2 Cap蛋白Loop DE区域氨基酸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PCV2病原学与致病性第11-16页
        1.1.1 PCV2病毒的理化特性第11页
        1.1.2 PCV2的分型第11-12页
        1.1.3 PCV2基因组结构第12页
        1.1.4 PCV2致病机理第12-13页
        1.1.5 危害与致病性第13-14页
        1.1.6 PCV2疫苗研究第14-16页
    1.2 猪圆环病毒检测方法第16-17页
        1.2.1 常规PCR第16页
        1.2.2 荧光定量PCR第16页
        1.2.3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第16页
        1.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第16-17页
        1.2.5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第17页
    1.3 VLPs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系统概述第17-19页
        1.3.1 VLPs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18-19页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PCV2 Cap蛋白的表达与病毒样颗粒组装第20-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细胞与质粒第20页
        2.1.2 主要试剂第20-21页
        2.1.3 仪器设备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7页
        2.2.1 引物设计第21页
        2.2.2 PCV序列比较分析第21页
        2.2.3 构建重组质粒第21-24页
        2.2.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24-25页
        2.2.5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25-27页
    2.3 实验结果第27-30页
        2.3.1 酶切验证重组质粒第27页
        2.3.2 重组蛋白的表达产物的分析第27-28页
        2.3.3 重组蛋白纯化第28-29页
        2.3.4 电镜观察第29-30页
        2.3.5 间接免疫荧光第30页
    2.4 讨论第30-33页
第三章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拯救第33-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1.1 细胞,质粒第33页
        3.1.2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33页
        3.1.3 仪器设备第33-34页
    3.2 方法第34-38页
        3.2.1 引物设计第34页
        3.2.2 PK-15细胞复苏第34-35页
        3.2.3 重组质粒pSP72-PCV2-IF-M1、pSP72-PCV2-IF-M2的构建第35-37页
        3.2.4 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第37页
        3.2.5 重组病毒的形态观察第37-38页
        3.2.6 病毒拷贝数的测定第38页
    3.3 实验结果第38-40页
        3.3.1 酶切验证重组质粒第38-39页
        3.3.2 重组病毒电镜观察第39页
        3.3.3 病毒数拷贝数的测定第39-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副猪嗜血杆菌的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下一篇: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的组装及其稳定性初步研究